黃島海洋牧場已現雛形 養魚垂釣還能潛水 tu 圖
昨日,記者從黃島區海洋與漁業部門獲悉,石嶺子及齋堂島兩處人工魚礁項目一期工程均已完工。除了以打造藍色“海洋牧場”為目標外,石嶺子人工魚礁項目還將發展休閑旅遊產業,開展垂釣、潛水等休閑娛樂項目,目前該項目正在修建岸上的遊艇碼頭。
海洋牧場已現雛形
“以前,這裏的海底光禿禿一片,建設人工魚礁後,我們在海中投放了大型的石料、水泥塊構件,還報廢了56艘漁船投放到海底,建造出立體式的海洋
牧場,最深的地方距離海面有20米。”石嶺子人工魚礁建設項目負責人汪顯剛說,魚礁表面可以附著藻類和貝類,並能吸引其它魚、蝦、蟹、貝等到礁區內棲息,豐富海洋生物資源,形成良性生態循環鏈。“我們在一期200公頃的人工魚礁區域投放了20萬粒鮑魚苗和30萬頭海參苗,還投放了黑頭魚、黃魚、鱸魚、三文魚等其他野生魚苗。”汪顯剛說,現在已經見效益了,人工魚礁區域裏聚集了很多魚,有鱸魚、黑頭、黃魚等。投下幾個魚鉤,不多時魚鉤上就會掛滿魚。
保護修復漁業資源
此外,黃島區還在齋堂島建設了人工漁礁項目,自2012年8月中旬以來,投資6500萬元,目前也已完成一期工程。
該項目規劃建設用海面積410公頃,項目分三期進行,三期全部建成後,黃島區將再添一處大型藍色“海洋牧場”。
黃島海洋與漁業部門負責人介紹,建設人工魚礁不僅可以保護、修復漁場環境和漁業資源,還可以發展以人工魚礁漁場遊釣為特色的“休閑漁業遊”項目,將會帶動旅遊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漁業產業結構調整。
養魚垂釣還能潛水
石嶺子礁海域人工魚礁建成後,預計年產商品活魚150噸,實現產值550萬元;年產商品鮑魚20噸,實現產值700萬元;年產商品活參42噸,實現產值320萬元。另外,其他貝類、藻類及休閑垂釣旅遊等實現產值2650萬元。人工魚礁區建成後將形成大型天然漁場,發展休閑漁業。
“我們還將在石嶺子礁建設海上遊釣潛水平臺,遊客可以在船上吃時令海鮮、乘遊艇觀光、看海獸表演、玩海上探險等。”汪顯剛說,石嶺子礁將引進大型船只等遊樂設備,逐步建成具備現代休閑娛樂功能、體現青島海濱旅遊特色的大型綜合性 “海上樂園”。 (記者 劉海龍 通訊員 臧富貴)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