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飲用水源卻突現死魚。河中發臭腐爛的死魚,是否讓飲水河域受汙染呢?昨日,宜賓市宜賓縣蕨溪鎮光華村的村民打進本報熱線,稱蕨溪鎮花潭溪大橋下的河上漂浮著大量的死魚。蕨溪鎮水利站工作人員表示,河中出現死魚的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該水源也並未受到汙染。村民反映

飲水河域漂浮死魚懷疑有人投毒捕魚

昨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前往宜賓縣蕨溪鎮光華村石盤村,在村民的指引下,來到流經該鎮的花潭溪河域,在一處名為“野狗洞”的河面,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發現,有近20條死魚漂浮在河邊,死魚中重量較大的約有3斤重,死魚招來不少蒼蠅並發出陣陣惡臭。沿河而下600米處,便是該鎮自來水公司的取水地點,在距離取水點數米遠的水面上漂浮著5條死魚。

“我們全鎮只有一個自來水公司,而自來水公司所取的水源就來自於這條河流,近3萬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也全部來源於此。”村民樊朝新介紹,從3月18日至23日,此處大約近200斤死魚漂浮在該河域。在提及魚兒死亡的原因時,村民們紛紛認為是人為投毒捕魚,但苦於沒有目擊者使投毒者逍遙法外,“隨著野生河魚價格的上漲,即使在禁漁期間,也有部分市民來此張網捕魚與垂釣”。相關回應

河流幹旱致魚兒死亡居民飲用水未受汙染

河中魚兒是自然死亡還是非正常死亡呢?記者聯系了宜賓縣蕨溪鎮水利站負責人。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通過調查發現,此處魚兒死亡原因為河流幹旱,河水較淺導致魚兒大量死亡。

宜賓縣蕨溪鎮水利站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從蕨溪鎮自來水公司提供的居民飲用水的質量監測報告來看,該水源並未受到汙染。質疑

村民希望監管部門嚴查私自捕魚

對於水利部門的回復,村民稱他們不能接受。“此處水源名為‘野狗洞’是花潭溪水位最深的區域,同為天氣幹旱,為什麼該河域其他水域未出現大量魚死亡?

“2012年6月12日,我們向蕨溪鎮水利站舉報有人在該流域電魚,但水利站相關工作人員並未到場;2013年3月10日晚,我們向鎮水利站舉報,該河流有人乘坐漁船捕魚,相關人員也未到場……”村民李松說,希望水利部門查明事件真相,不要讓電魚、炸魚等不法分子逍遙法外,讓村民喝上水質較好的生活飲用水。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