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湘江幹流首次全面禁漁 500萬魚苗入江 圖

“春禁一碗籽,秋收一擔魚。”昨日上午,橘子洲風景名勝區碼頭人頭攢動,在省市有關部門、漁民、誌願者和市民的共同參與見證下,500萬尾魚苗從橘子洲放流遊向湘江。據悉,根據湖南省去年9月正式通過的《湖南省湘江保護條例》,從4月1日12時至6月30日12時,湘江幹流首次實施禁漁,期間沿湘江上起永州市零陵區老埠頭,下至嶽陽市湘陰縣濠河口的湘江幹流670公裏水域,禁止任何捕撈作業。省政協副主席武吉海,副市長黎石秋參加相關活動。

發現違反禁漁可撥打85210711舉報

今年4月1日起,《湖南省湘江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根據條例規定,湘江幹流從今年起全面實行全幹流禁漁期製度,省政府已下發《關於實行湘江幹流春季禁漁期製度的通告》。從今年開始,每年的4月1日12時至6月30日12時為湘江幹流禁漁期。禁漁範圍是:湘江幹流全長670公裏水域,上起永州市零陵區老埠頭、下至嶽陽市湘陰縣濠河口(包括永州、衡陽、湘潭、株洲、長沙、嶽陽)。禁漁期間在禁漁水域內禁止所有捕撈作業。

據省畜牧水產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漁政部門將嚴格執行湘江幹流禁漁期製度的有關管理規定,與公安、工商、水利、交通等部門聯合開展禁漁期執法行動,對禁漁水域、漁港、碼頭、餐館飯店、水產品交易市場等重點區域進行巡查和執法檢查,嚴肅查處非法捕撈、非法售賣捕撈漁獲物、非法製售違禁漁具等違法行為,堅決取締“三無”漁船或其他違規漁船。如果市民發現有違反禁漁規定的行為,可撥打0731—85210711進行舉報。

500萬尾優質魚苗放入湘江

昨日上午8時許,橘子洲碼頭被一層水霧籠罩。此時,經過嚴格檢驗合格的500萬尾魚苗“乘坐”的十余臺魚苗車已停靠岸邊。

江面上,3艘漁政船、6艘漁政快艇、15艘漁船也全程參與水面放魚,並監測魚苗放流情況。岸上,畜牧水產部門專門製作了6道放魚水槽,這樣放進湘江的魚類更容易存活。據悉,昨日放流的魚苗以青、草、鰱、鱅四大家魚為主,另外還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5萬尾、背瘤麗蚌10萬只。

上午9時,隨著一片歡呼聲,湘江幹流禁漁暨放流活動正式開始。魚苗車徑直開到放魚水槽旁,工作人員用大網將水箱內的魚裝在塑料袋中,然後交到放魚的漁民、誌願者和市民手中。72歲的曹大媽是遼寧人,3月31日來橘子洲遊玩時得知將舉行湘江放魚,她昨日一大早再次趕到了儀式現場。“我們北方很少舉行這樣的放魚儀式。”曹大媽說:“放魚活動是對魚類種類的一種保護,這是一個對子孫後代都有好處的活動,希望長沙越來越美,湘江越來越美。”

此外,記者獲悉,長沙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將在今年春季禁漁期間開展以“我為湘江放魚苗”為主題的公益性活動,目前正征集誌願者和愛心企業。有意參與活動的誌願者和企業,可在4月15日前撥打長沙市畜牧獸醫水產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電話0731—82273400報名。活動具體組織方案和形式將在近期另行公布。

13種魚類已采集不到標本

據介紹,湘江幹流湖南境內全長670公裏,是湖南乃至全國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資源的寶庫。但受酷漁濫捕、環境汙染、江湖阻隔等因素影響,湘江魚類資源明顯衰退,水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據最近幾年的調查監測,湘江幹流的鰣魚、巖原鯉、白甲魚等13種魚已經采集不到標本。

自2002年起,湖南連續11年對洞庭湖和長江湖南段、2011年起連續3年對珠江流域湖南段全面實施禁漁期製度,2008年起組織開展長株潭湘江漁業資源養護聯合行動。10余年來,每年投入資金1億多元,共計放流魚類20多億尾。今年,全省計劃向天然水域投放各類魚苗、魚種5億尾,其中湘江幹流1億尾以上。(記者 彭瑋蔚 邱釗

溫馨提示

這些魚和龜不要拿來放生

省畜牧水產局局長袁延文昨日提醒市民,放生魚類最好在魚類專家的指導下進行,若不小心選錯了魚種,給湘江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可就真是“好心辦了壞事”。

袁延文介紹,曾引起人們關註的食人鯧、福壽螺、銀魚、巴西龜等會在這個沒有天敵的環境下瘋狂繁殖,危及本地水生物的生存,造成對本地物種多樣性的嚴重破壞。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