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刀魚捕撈期進入最後階段,記者昨探訪瓜洲漁業村了解到,眼下正是刀魚捕撈的“黃金季”,漁民一網最多能捕100多條刀魚。與此同時,“江刀”價格直線下降,3兩以上價格僅為清明前1/10。不過令人驚喜的是,今年“江刀”個頭大了一些。

A

“江刀”捕撈最好的季節到了

昨日下午,瓜洲漁業村避風港,漁民文成年正在住家船上休息,“今天白天輪休,晚上才出去,一去就是兩天兩夜。”

“最近刀魚產量還可以。”文成年告訴記者,從4月20日前後起,長江刀魚產量“就可以了”,少的一天(一般一天拉3網)“可弄個五六斤”,而多的一天“可弄10多斤”,“(運氣)好的一網就有上百條刀魚。”

文成年說,從整個刀魚捕撈期來看,第一個刀魚捕撈期產量不高,直到3月底也沒多少刀魚,而4月1日到4月15日刀魚禁捕,4月15日到5月10日是第二個刀魚捕撈期,“跟前年和去年一樣,這個時候刀魚產量都還可以。”

B

“江刀”價格直線下降

刀魚產量高了,與之對應的是刀魚價格(本文刀魚價格均為船頭價)的下降,“開捕後,3兩以上的最高賣400塊錢一斤,2-3兩的最高賣200塊錢一斤,2兩以下的賣百十來塊錢一斤。這個價格跟清明前沒法比,3兩以上的刀魚清明前最高賣過2200塊錢一斤,而這個價值跟前年和去年又沒法比,像去年和前年3兩以上刀魚最高賣到4800塊錢一斤。”

而近一個星期,刀魚價格再次下降,“3兩以上的200塊錢一斤,2-3兩才百十塊一斤,2兩以下的大幾十塊錢一斤。” 因為價格低,文成年認為,“眼下也是買刀魚最劃算的時候。”

C

漁民“刀魚季”毛收入4萬元左右

文成年說,從刀魚開捕到現在,他捕撈刀魚的毛收入“近3萬塊錢”,“主要收入還是4月20日後弄到的,雖然價格低,但量大,像前天一天就弄了2000塊錢。”

“到刀魚季結束時,4萬塊錢應該不成問題。”文成年告訴記者,他們一年有兩個收獲季,“一個就是刀魚,一個是螃蟹(每年10月份開始)。”

D

“江刀”個頭大了一些

文成年說,從最近長江刀魚捕撈情況來看,“大刀魚”多了一些,“10斤刀魚中‘大刀魚’有4斤左右,這在過去比較少見。”

所謂的“大刀魚”,就是條重4兩以上的刀魚。記者看到,4兩以上的刀魚長30多厘米,最寬處近5厘米。

E

“江刀”漁汛延遲1個月

文成年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長江刀魚在3月中旬就有了漁汛(某種魚類或其他水生動物在某一水域高度密集,有利於大量捕撈的時期),但從現在的捕撈情況來看,“江刀”的汛期已推遲到4月20日前後,成汛時間延遲了1個月。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刀魚價格。”文成年說,實際上刀魚價格並不僅僅是因為清明節氣,“如果清明前刀魚量多,刀魚價格也是上不去的。”

文成年認為,雖然長江刀魚依然有漁汛,但刀魚總量跟過去還是沒法比,“以前就是小船,搖櫓的船,一條船兩張網,一天能捕大幾百斤甚至上千斤;現在船大了,而且是有發動機的船,一條船有8-10張網,但一天最多也就10多斤,捕撈工具先進了,但在漁汛期也遠遠比不上以前。”記者 向家富

【小知識】

長江三鮮

刀魚與鰣魚、河豚並稱“長江三鮮”,是典型的溯河洄遊魚類,每年春季三四月進入生殖期後,由入海口進入長江進行生殖洄遊,上溯至長江中下遊的緩流區產卵。清明節前的刀魚,肉質鮮嫩無比,加之無法人工養殖,三月江刀便成為饕客們垂涎的極品。近年來,受江水汙染、過度捕撈等影響,能順利洄遊的刀魚越來越少。資料顯示,1973年長江沿岸江刀產量為3750噸,1983年約370噸,2002年以後每年產量已不足百噸。為保護這一珍稀的長江水產資源,農業部每年都要限定刀魚捕撈時間。

【教您一招】

如何識別各種刀魚?

“江刀”魚體結實,下腭處呈尖刺狀,體側有魚鰭,鰭後有遊離絲狀物,長度超過身體的一半。新鮮刀魚魚鰓鮮紅,鱗片閃銀光,無大面積脫落。“江刀”洄遊入江後,魚體所含鹽分逐漸淡化,上溯到江陰、靖江段時,鹽分、脂肪比例恰到好處,味道最鮮美。

“浙刀”來自浙江,在海裏長大後,遊到江海交界處。頭部有點發紅,口感不如“江刀”鮮美。

“湖刀”從長江口上溯進入支流、湖泊產卵後,就地安家。由於生活“悠閑”,下腭已不呈尖刺狀,鰭後絲狀物變短,魚體較單薄。

“海刀”多為雄性刀魚,肉質較粗,從近海捕撈,經多日運輸才進入市場,魚體往往不挺括,有些甚至魚肚破裂。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