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廣東一帶匙吻鱘魚苗銷售進入了最後的尾聲,據了解不少苗場估計還能再賣最後兩批苗,“倒數第二批正在賣,最後一批苗估計在下旬銷售完畢”。廣州鎮東魚苗繁育基地負責人崔名華告訴中國水產養殖網,目前東北三省水溫還是比較低的,不少養殖戶正在抓緊放苗,“江浙一帶還有部分養殖戶正在放苗,最近江浙溫度回升速度較快,估計放苗的時間不會持續多久的”。

和去年相比,今年匙吻鱘魚苗銷售主要有幾個方面特點,首先廣東省內養殖戶投苗量銳減,去年廣東省匙吻鱘養殖規模很大,目前廣東省匙吻鱘成魚存塘量仍很大,消化進度很慢,不過最近魚價小幅上漲,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成魚銷售。其次就是今年長江以北養殖量和去年相比有所減少,不過具體原因尚無定論,這可能是一個新品種在推廣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可能是匙吻鱘不宜長途運輸的特點導致推廣速度不快。不過湖南廣西福建等省份匙吻鱘養殖規模增長速度加快,總體來說,除了廣東投苗量很小,其余省份總投苗量較去年應該是增長的。

據了解匙吻鱘是在1988年進入我國的,不過也只是在最近幾年人工養殖的規模才有所增長,央視做了幾次關於匙吻鱘的節目,讓很多養殖戶認識到這個長的奇怪的魚其實也可以人工養殖。另外最近幾年很多常規養殖品種利潤空間逐漸減少,匙吻鱘作為一個替代花鰱的品種很有市場空間。目前廣東和湖北兩省匙吻鱘養殖規模最大,其他省份養殖規模雖然在逐漸增加但是還是比較小,廣東湖北養殖的匙吻鱘不少都要銷往其他省份,匙吻鱘不適宜長途運輸的特點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這兩個省份的養殖規模,“除非是本地消費量有所增加,不過江蘇浙江等省份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他們還要到別的省份去拉魚”。

崔名華表示,最後兩批苗數量都不如前幾批,“最後兩批馴化好的匙吻鱘魚苗數量都在7-9萬條,到了最後的銷售階段,魚苗價格也在慢慢下降”。對於明年匙吻鱘的前景,崔名華還是很看好的,畢竟今年廣東省基本沒什麼投苗量,“快的話下半年廣東湖北兩省存塘量就會被消化殆盡,年底魚價說不定就有明顯回升”。除此之外,禽流感對於水產品的影響同樣也會讓匙吻鱘受益,“最近魚價就在慢慢地上升,幅度不大,但是上漲就是好事,養殖戶的壓力有所緩解”。不過即便明年魚價回升或者年底就回升了,魚價也很難達到去年前年的水平,畢竟匙吻鱘在全國的養殖規模和過去幾年有了很大的增加,“養殖規模增加,魚價穩中有降,這就能讓更多的老百姓能吃上這條魚,擁有很大的消費基礎,對於整個產業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