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魚起網
“起網啦!”昨天中午,隨著一聲令下,長江三峽庫區重慶忠縣天然水域牧場三萬畝寬闊的水面上,兩艘捕魚船中間的漁網被緩緩拉起。三峽魚首次捕撈正式開始。
本版稿件重慶晚報記者 田曉 錢波 攝影報道
2010年5月,市政府決定啟動三峽庫區生態漁場建設。作為有機魚品種的三峽魚被重慶市確定為九大安全農產品品牌之一。目前,2010年投放的第一批魚種經過3年自然生長,已經達到了上市要求。
目前忠縣天然漁場面積有三萬畝,上下遊與河道交接處設置有電子脈沖發生器,魚一旦靠近,就會被電子脈沖驅趕回遊。該漁場每年畝產鰱魚、花鰱等水產品只有20~30公斤,而傳統網箱養殖畝產可達300~500公斤。因為產量不高,所以三峽魚價格較貴。市民可以在主城4家新世紀超市、5家永輝超市、遠東百貨超市以及星光68OLE超市購買到。價格在22.8~38.8元/500克不等,比普通養殖魚貴3倍左右。
捕魚船旁的另一艘船上,是數十名來自重慶各區縣政務微博的維護人員,重慶微政務中影響力大、活躍度高、粉絲量大的22家成員單位齊聚忠縣,現場通過微博報道三峽魚捕撈全過程。這也是我市政務微博第一次集體亮相。
截至昨日18點,新浪微博平臺、騰訊微博平臺“重慶微政務”在#微觀三峽生態漁場#話題下,分別發布微博255條、340條,總轉發評論達1000余條和840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