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的垂釣愛好之中國十大元帥中哪位最愛釣魚?葉劍英

垂釣,是一項獨具魅力的娛樂活動,古往今來,不少名人樂此不疲。

晉人詩人陶淵明隱居時,垂綸養性,怡然自得。有一次,他得知好友鄭次都釣魚去了,便立即趕了去,拿起魚竿垂釣,並賦詩曰:“鄭叟不合,垂釣川湄,交酌林下,清官究微。”

唐代大詩人李白喜歡釣魚,他常“閑來垂釣碧溪上”。一次,他到安徽貴池遊覽,釣興大發,坐在河畔江祖石上,垂綸碧流,瀟灑脫俗,怡然自得。相傳,著名的太白釣臺正緣於此。

唐代詩人張誌和被貶官隱退時,垂綸江湖之上,相傳十年不歸,自稱為“煙波釣徒”,正如他在《漁歌子》中所流露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代大詩人柳宗元是位垂釣高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寥寥幾筆,勾畫出了一幅寒江獨釣的畫卷,表現出詩人濃厚的釣魚興趣,可謂是垂釣近癡的寫照。

宋代的陸遊晚年一直以垂釣、創作為樂,一生作釣魚的詩詞有七百多首。他是一位夜釣高手,時常“江邊有月夜投竿”。陸遊還諳熟傍晚和雨後釣魚,有詩曰:“日落苔磯閑把久,雨余篷舵亂堆蓑。”

明太祖朱元璋愛好釣魚,不過釣技太差。一次,他攜才子解縉去釣魚,可過了好長時間,還沒有一條魚上鉤,朱元璋面露慍色,解縉靈機一動,獻了一首詩曰:“數尺絲綸落水中,金釣拋雲永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頓使朱元璋由嗔轉喜。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是一位寄情煙波的釣客,從他的作品中便可見一斑,“煙水孤篷足寄居,日常能辦一餐桌。問渠勾當平生事,不弄綸竿便讀書。”

清代乾隆皇帝愛好旅遊和垂釣。他下江南時,曾先後在杭州西湖、揚州瘦西湖釣過魚。至今,瘦西湖中還留有乾隆皇帝的釣魚臺。

葉劍英元帥與釣魚有著不解之緣,曾留下“輕波垂釣叟,昔日弄潮童”的名句。一九八三年,中國釣魚協會成立,葉帥擔任了協會名譽主席,為推動我國釣魚運動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