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費者和遊艇製造商都認為中國遊艇產業的市場皆在沿海一帶,對此我並不認同。雖然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也更加利於吸收海洋文化,但這並不代表內陸湖泊不具備發展遊艇產業的條件。在我看來,內陸遊艇產業,未來將不再是中國遊艇產業發展中的配角。
目前全中國有大大小小共計八千多個內陸湖泊,近年來由於國家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目前在國內已經完成了500多個水利項目,形成了山青水綠的自然環境,有利於進行觀光旅遊和遊艇產業的開發。以鮎魚山水庫為例,這裏已經興建了各種旅遊設施:陸上有前往到鮎魚山水庫風景區的豪華大巴,水上則興建和完善了大壩碼頭,人們在此可隨時乘遊艇在湖面上遊玩,在桃花島、鳥島、湯泉池等二十多個島嶼和度假村中穿梭。而另一方面,遊艇製造業也已經開發了綠色環保的發動機,出產的遊艇可以達到零排放,適合內陸湖泊的的規範化管理,在保護水域的同時進行遊艇產業的開發。
當我帶著這些資料去國外演講的時候,國外人士都非常驚訝中國擁有如此優美怡人的山水環境。但是,目前多數內陸城市秉持著“無工不富”的誤解嚴重阻礙內陸湖泊遊艇行業的發展,認為發展經濟就一定要先發展工業。但事實上,在這些內陸湖地區,遊艇旅遊才是更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它不僅有助於開發新的地標城市,還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內陸湖泊遊艇會碰到最大的障礙就是水文化的傳播,如何打破大家傳統的“遊艇屬海”觀念,掌握整個國內遊艇行業的發展才是關鍵所在。我多次出國考察,發現世界上多數發達國家的玩船愛好者都是在內陸湖泊上進行,例如美國芝加哥和加拿大交接的五大湖包括蘇必利爾湖(Lake Superior)、安大略湖(Lake Ontario)等等,其實多數時候是媒體偏頗的渲染,導致把整個遊艇行業進行了誤讀,認為遊艇就是奢華的。
消費者對遊艇認識的誤區,也是製約遊艇業在中國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公眾對於遊艇的第一印象就是“奢華”,雖然很多人認為“奢華引領發展”。但是奢華遊艇永遠不可能量產,形成有力的市場經濟力量。社會上雖然有“私享家”的存在,但中產階級才應該是遊艇消費的核心力量。形成遊艇經濟,這中間必須得有中產階級和大眾的參與。這也是發展內陸湖泊的遊艇經濟的重要性所在。因為內陸湖泊的遊艇消費者應該主要集中為中產階級。
在中國有一群極其喜歡湖釣的消費者,常常抱怨沒有合適的遊艇可購買。他們不需要大型遊艇和豪華遊艇,只需要幾十萬左右,可供出海釣魚的遊艇。但中國目前的情況是製造與消費需求脫節,廠家著重生產千萬級別的船,但並非所有消費者都只需要豪華遊艇。
未來,內陸湖遊艇俱樂部在規模上也不會比沿海地區的遊艇俱樂部小。現在中國六千萬釣魚愛好者基本上都是來自於內陸湖泊,河流,水庫等等,海釣的人反而少,這就是巨大的發展潛力。這樣一個龐大的數值足以一窺內陸湖泊遊艇會的發展潛力。內陸湖泊的遊艇行業發展會讓內陸湖泊的遊艇俱樂部以另一種形式充當主角。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