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市上半年漁業經濟統計數據7月3日“出爐”。數據顯示,上半年,雖然受大風天氣等因素影響,水產品總產量同比下降1.3%,但由於海產品價格有所上漲,水產品精深加工業得到長足發展,全市漁業經濟仍然實現了逆勢增長。1~6月份,全市完成漁業總收入259.8億元,同比增長6.4%。
今年以來,榮成全力推行集約化發展模式,養殖業、捕撈業、水產加工業等全面發展。養殖業堅持向生態名優方向發展,充分發揮全市養殖業既有優勢,轉變增長方式,不斷推進省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和現代漁業示範園區建設,全力打造“生態養殖”品牌。上半年,全市投入海參育苗水體達40萬立方米,出苗量在6億頭;投入1萬立方米水體培育名優貝類苗種,出苗量在4億粒。與此同時,加大人工魚礁、海洋牧場及增殖放流工作力度,共投放石料13.8萬立方、構件礁2.5萬空方,分別移植大葉藻種苗11.4萬株、投播大葉藻種子90余萬粒;人工放流中國對蝦、海蜇等省管品種及牙鮃、黑鯛等地方品種共計1.4億單位,為恢復和養護近海資源,保障生態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據介紹,1~6月份,全市養殖產量達到5.42萬噸,實現養殖收入1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3%和7%。
在捕撈業方面,榮成堅持向大洋漁業方向發展,充分運用國家遠洋漁船補貼等優惠政策,積極組織引導遠洋漁業企業跳出近海奔大洋。到6月底,全市已擁有專業遠洋漁船211艘,先後實施6個遠洋作業項目,完成遠洋漁業產量3.04萬噸,實現產值3.6億元,成為捕撈業增收的新亮點。
此外,在水產加工業方面,榮成堅持向縱深精品推進,突出板塊和集群發展,引導重點漁業企業向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方向聚力,全力延伸遠洋漁業產業鏈,將魷魚等自捕水產品運回實施精深加工,為加工業發展註入了生機和活力;依托全市的漁業資源、現有園區等優勢,全面打造魷魚、金槍魚加工簇群和冷流物流簇群,實現全市水產加工業躍升新臺階。今年1~6月份,全市水產品加工業收入127.8億元,同比增長7.6%,占漁業總收入的49.2%,成為全市漁業經濟的“脊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