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國發[2013]11號)(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中國今後一段時期海洋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保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漁業發展的措施。省海洋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的出臺對海南今後打好“三沙牌”具有重要作用。
《意見》明確今後海洋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據了解,《關於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中國現代農業和海洋經濟發展大局出發,對中國現代漁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把海洋漁業發展納入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定不移地建設海洋強國,以加快轉變海洋漁業發展方式和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為主線,推動海洋漁業發展。二是突出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堅持生態優先、養捕結合和控製近海、拓展外海、發展遠洋的生產方針,著力加強海洋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不斷提升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同時,《意見》還對中國今後一個時期海洋漁業發展提出明確目標。近期目標是,到2015年,海水產品產量穩定在3000萬噸左右,海水養殖面積穩定在220萬公頃左右,其中海上養殖面積控製在115萬公頃以內;近海捕撈強度有效控製,外海和遠洋漁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海水產品精深加工規模不斷擴大;漁業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漁民收入穩步增長;漁船裝備水平明顯提高,安全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現代漁業產業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基本形成,護漁維權能力明顯提升;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和修復能力明顯提升,漁業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省海洋廳:《意見》出臺對海南打好“三沙牌”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註意的是,《意見》還就如何加強“三沙”(西沙、中沙和南沙)捕撈管理,保護生態環境提出了明確要求。對此,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法規處林處長表示,《意見》出臺對於作為“海洋大省”的海南來講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就如何推動現代化漁業產業指明道路,還為海南如何發展海洋漁業提供了指導方向。
林處長告訴記者,此次關於如何加強“三沙”漁業發展的條款也被列入《意見》中,這對海南今後如何打好“三沙牌”,發展南海漁業提供了有力幫助。她表示,我省方面,關於《意見》的具體實施細則,廳裏目前仍在起草製定中,屆時將報由省政府進行審議。
2015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將達1098億元
據悉,近年來,圍繞國際旅遊島的戰略定位,海南先後組織編製了《海南省“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海南省“十二五”漁業發展規劃》、《海南省“十二五”海洋科技發展規劃》等15個有關海洋發展規劃,描繪了未來海南海洋經濟發展及海洋環境保護的宏偉藍圖。
根據規劃,海南將圍繞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戰略目標,堅持陸海統籌,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鞏固提升海洋漁業和海洋運輸業,做大做強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采和加工業,大力發展海洋旅遊業,打造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國家現代海洋漁業示範基地和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
《規劃》確定,爭取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GOP)達1098億元,比2010年翻一番,三次海洋產業比重為20:30:50,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2306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超35%。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