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受匯率影響,出口日本的金槍魚被攤薄了利潤,未來內銷也將是主營方向之一,而國內銷售者對質量有著獨特要求,走中國特色質量工作之路,對於企業發展越來越重要。”日前,中國金槍魚交易中心執行總裁、中魯食品總經理孟凡勇強調。
從空守寶藏卻連年虧損,到不產一條金槍魚、市場儲量卻占全國的70%,中魯食品的躍變堪稱傳奇。這個傳奇的背後,離不開檢驗檢疫部門的大力支撐。在煙臺外貿發展的經濟大潮中,山東煙臺檢驗檢疫局引導企業設置CQO(首席質量官),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魚化成龍、馳騁商海。
年出口超6000噸“投訴為零”
在解釋什麼是CQO時,煙臺局開發區辦事處食品科副科長李大航說:“首席質量官員製度圍繞質量和效益這個中心,著力突出企業自身提升質量總體水平的關鍵作用,凡是與企業產品質量有關的,不管是人還是物,都在首席質量官的管理權限之內。”
那麼,企業對此怎麼看?“中魯食品今天的‘鯉魚跳龍門’,恰是首席質量官製度幫助企業跨過了國外高門檻!”孟凡勇語露深情。在全球範圍內,金槍魚被稱為“海中極品”。10年前,中魯食品涉足金槍魚,此後8年時間,幾乎年年賠錢的事實令公司苦不堪言。為此,煙臺局組織技術人員經過前後130多項次的重金屬含量檢測,總結出根據魚體重金屬成分分布特點,按不同國家對限量的要求,將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金槍魚產品分別出口的對策。
這一辦法有多靈?孟凡勇的回答是:“企業的出口市場由此全面開花,由原來出口到日本等少數國家,發展到目前出口美國、韓國等國家和歐盟、東南亞等地區。目前,年出口金槍魚6000多噸。而且從未發生過退運、通報、質量不合格等情況。”
汽車散件出口“一石三鳥”
在煙臺港碼頭,塔吊緊張調度著集裝箱。通用東嶽批量出口的汽車成套散件,正準備遠渡重洋運抵厄瓜多爾。“特殊的監管模式幫助我們搶占了國際市場。”通用東嶽計劃物流部部長孫嫣梅說。
2012年初,通用東嶽預計成套散件年出口量達到3.8萬套。然而,麻煩來了:一輛轎車,共有800多零件,出口零件的種類為629個,種類和價值占該車型全套零件的比例分別為74%和75%,涉及零件供應商100多家,所有的零部件都在法檢之內。時間、效益、質量,三者如何兼備?大量的一線調研之後,煙臺局工作人員發現,這些出口汽車成套散件雖然品種多、出口量大、供應商廣,但都是由同一製造商采用同一工藝生產出的通用零部件。很快,他們創新出一個監管的好模式——編寫《出口汽車成套散件檢驗監管作業指導書》。
“抽樣檢驗+日常檢驗監管+零部件供應商的監管和關鍵零部件符合性驗證”的檢驗模式,大大加快了企業通關速度,縮減了檢驗時間、減少了由檢驗衍生的費用、降低了出口的風險,可謂“一石三鳥”。受此利好,從出口散件至今,通用東嶽出口節省3840小時,省去各項檢驗費用96萬元。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