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環保專家在匯威選礦廠尾礦池邊進行後續處置工作。匯威選礦廠本是鐵礦選礦廠,卻私自安裝了金屬銦生產線,進行“濕法提銦”,所產生的含鎘、鉈等重金屬的廢水堆放在車間旁的尾礦池裏,下雨時從尾礦池裏溢出的“有毒”廢水就會進入浩洞河裏。記者 謝洋攝

    “鎘超標1.9倍,鉈超標2.14倍”—— 7月6日淩晨4時左右,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連夜對賀州市送來的水樣進行檢測,結果發現賀州市與廣東省交界斷面扶隆監測點水質已受到重金屬汙染。此時距離7月1日賀江流域開始出現大量死魚已過去了5天,廣西迅速啟動Ⅱ級應急響應。這起水汙染事件因為影響到兩廣部分地區的飲用水源,而備受外界關註。

    這是廣西繼去年年初發生龍江河鎘汙染事件後,又一起因企業排汙導致的震驚全國的環境事件。痛定思痛,兩起汙染事件暴露出的種種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同樣的環境悲劇可能還會一再上演。

    兩起汙染事件折射同一個問題

    7月9日上午,經過1個小時山路顛簸,中國青年報記者乘車來到位於賀州市平桂管理區黃田鎮清面村、涉嫌造成此次汙染的匯威選礦廠。廠區坐落在清面村梅子坳一處樹木叢生的山林內,只有一條小路通往其中。廠區的機器設備早已停產多日,現場只有值班的政府工作人員和進行汙染處置的環保專家。

    就在前一天,賀州市政府對外通報,匯威選礦廠現生產業主龔某等6名涉案人員被刑拘。由於與廠區貫通的浩洞河下遊發現鎘和鉈超標倍數異常高,這家企業被鎖定為可能造成此次汙染的主要企業。經調查,匯威選礦廠2008年2月通過環評,本是鐵礦選礦廠,卻私自安裝了金屬銦生產線,進行“濕法提銦”,所產生的含鎘、鉈等重金屬的廢水排放在車間旁的尾礦池裏,下雨時從尾礦池裏溢出的“有毒”廢水,就會通過地下溶洞進入浩洞河裏。記者看到,整個尾礦池和通往山坡下溶洞的水流周圍的土地都已被染成了石綠色,四周彌漫著柴油和化學藥品混合在一起的刺鼻氣味。

    然而此次汙染事故中,最早發現“毒水”的並非當地環保部門和執法人員,而是生活在附近流域的漁民。

    早在7月1日,賀州市賀江部分河段網箱養魚就出現少量死魚現象,賀州市副市長閉海東在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天賀州市環保局接到漁民投訴後,對水質進行檢測,未發現水質異常。至於7月1日都檢測了哪些項目,閉海東沒有詳細說明。

參與新聞發布會的另一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