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男子買鯽魚裏剖出條面條蟲 組圖 蟲有沒有毒 魚能不能吃
永康微信網友“雷人先生”發了一段視頻,他說自己是90後,開燒烤店的,最近在炮製烤魚新口味:前天中午到超市水產櫃,鯽魚9.18元/斤,買了5條,拿回燒烤店後,當剖到第三條魚時,魚肚子裏出現像面條樣的東西,還會動!我把它拿到店門口拍視頻,隔壁店幾個女生罵我“壞蛋”、“拿這東西嚇人”。
這是什麼?會不會有毒?
永康市水務局特產站水產專家朱新丁:這是絳蟲,俗稱“面條蟲”。
絳蟲的卵來自於鳥的糞便,鳥在水中排便後,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蟲,幼蟲寄生在浮遊動物上。這種浮遊動物是鯽魚、鱅魚等魚的最愛,幼蟲就這樣通過魚嘴進入腸道。
幼蟲嘴巴緊緊吸附在腹腔上,吸取魚體營養。此後,魚慢慢變瘦、肚子變大,在水中遊動時,時而側遊,時而仰泳。
這樣的魚,用100攝氏度高溫燒製三五分鐘,寄生蟲卵將被完全殺死。但魚內臟挖出來後,不要丟在垃圾桶裏,要深埋處理。
怎樣買到健康新鮮的魚?
市民掌握以下三條,可以買到健康新鮮的魚。
一看靈活度,魚兒在水中遊速很快,能逆水而遊;
二看魚身上有沒有紅點,魚鰭、眼睛等部門是否有異樣,如有,說明此魚要麼被寄生蟲咬過,要麼體內有寄生蟲;
三看魚鰓和肛門。如果有汙泥、黏液,或魚鰓參差不齊,就是不健康的。肛門部位很大、有紅腫,說明魚的腸道發炎了,不要買。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