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市水產漁政管理站及利州區水產漁政管理站工作人員對白龍湖水域網箱養殖魚進行取樣,做質量抽檢。市水產漁政管理站站長茍忠貴稱,白龍湖水質惡化嚴重,水體開始出現富營養化。
目前,市環保局正在調研,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在白龍湖建設環保項目,對正在惡化的水質進行治理。
白龍湖水質惡化 環保部門將立項治理
8月2日上午,市水產部門工作人員對白龍湖三堆鎮片區的網箱養殖魚進行了打撈、解剖、取樣封存。這些封存的樣品將送往有資質的相關檢測機構檢測,並對白龍湖的水產品及其養殖環境提出意見反饋。
不過,記者看到,湖水顏色猶如青苔,部分湖面漂浮藍藻,輕風吹過,伴有一股刺鼻味道。當地漁民稱,湖水水質惡化,水體開始富營養化,養魚的風險更大,尤其是最近半個月來,以前沒有的藍藻開始出現,估計與汛期有關。
這樣的情況得到市水產漁政管理站站長茍忠貴的證實。他表示,水質惡化系多種因素造成,包括沿湖居民的隨意排汙、丟棄廢物,旅遊開發過程中的管理不嚴,網箱養殖的管理和控製不到位,最近汛期導致水位上升,將上遊及湖岸汙染物吸納,這需要所有人和相關部門的共同管理。
確保養殖環境 每季度發布水質公告
據茍忠貴介紹,今年以來,市水務局把水產苗種生產、商品魚生產基地和市場鮮活水產品質量監測與風險評估作為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重要抓手,加大監督抽查力度。並將抽檢數量納入對各縣區水務局年度目標考核內容,明確目標責任。
“全市共下達了180個抽樣指標,其中白龍湖基地96個。以白龍湖無公害基地為重點,以苗種繁育和養殖生產過程中使用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氯黴素等禁用藥物為主要整治對象,不定期抽檢和隨機抽查,提高抽檢頻次,擴大抽檢範圍。”茍忠貴說,截至目前,共抽檢了斑點叉尾回魚、草魚、鯉魚、鯽魚等品種3批52個樣,其中利州區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站自行抽檢16個,送省質量監測中心20個,青川縣自行抽檢20個,檢測合格率94%。
目前,我市水產部門將按照農業部、省水產局及市縣水務局的要求,對重點養殖區域進行至少5次的質量抽檢。為保證市民食用水產品的安全,我市水產部門還委托綿陽市水質監測中心對白龍湖水質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監測,每個季度發布水質公告。
■新聞鏈接 白龍湖保護一直在進行
2007年6月
市政府《研究白龍湖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