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池子裏的娃娃魚,文登華就會為銷路發愁。
曾幾何時,在人們眼裏,娃娃魚就是一個“金元寶”。可現在,對黔南的娃娃魚養殖戶們來說,“金元寶”卻如同燙手山芋。由於市場銷售十分慘淡,每天看到滿池子的娃娃魚,沒人能高興得起來。據了解,今年以來,黔南銷售的商品娃娃魚僅135尾。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截至今年第二季度,黔南的商品娃娃魚存池量已達12萬尾。養殖戶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窘境。
本報首席記者楊傑攝影報道
1
昨日輝煌:養娃娃魚,蓋房買轎車
在“中國娃娃魚之鄉”——貴定縣,說起瞿繼勇,養“娃娃魚”的圈子裏幾乎沒有人不認識。
他不僅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典型,而且還是貴定乃至貴州省,第一個成功對娃娃魚進行人工繁殖的養殖戶。
“你養娃娃魚,搞倒大事啦!”這是瞿繼勇早年聽得最多的一句話。
如今,每天早上起來,瞿繼勇只要來到池子邊,看著每條三四斤重的娃娃魚擠在一起,他的心就“像貓抓一樣”。
瞿繼勇現在有3斤以上的商品娃娃魚100多尾,但今年以來,他僅賣出10多尾。
“開始餵養娃娃魚的頭幾年,貴定巖下鄉的所有養殖戶幾乎都在當地一家公司購買魚苗,爾後又將商品魚銷售給這家公司,加之也有人上門收購,所以銷路不愁。”瞿繼勇說,“2010年前後應該是養娃娃魚最風光的時候,那時每條娃娃魚苗在900元左右,餵養成商品魚後,每斤銷售價1600元,一條四五斤重的娃娃魚除去成本可凈賺四五千元。”
一條娃娃魚可以凈賺四五千元,一般的養殖戶隨便賣出二三十條,10多萬元的利潤就裝進了荷包。娃娃魚讓很多鄉民得以脫貧致富,蓋了洋房,買了小車。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餵養娃娃魚的人越來越多。“與當年社會上餵養‘長毛兔’一樣,甚至到了‘瘋狂’的程度。”瞿繼勇說,小小的巖下鄉,一年不到的時間裏,養殖戶就超過了300戶。
大家都在夢想著娃娃魚能帶來滾滾財源。
2
現狀慘淡:3斤娃娃魚,只賺50元
一般1斤至7斤的娃娃魚,稱之為商品娃娃魚。
瞿繼勇現有商品娃娃魚100多條。從2012年下半年以來,娃娃魚的市場售價急轉直下——從800元每斤降到600元,到現在降到每斤400元。
“賺不了錢啦。”瞿繼勇算了一筆賬:“我的100多條魚,當時購買魚苗在700元左右一尾。現在每條長到3斤左右,市價能賣1200元。從魚苗養到3斤重,需要兩年半時間。理論上講,娃娃魚體重增長1斤,大約需要餵養5斤‘餌料魚’。由於‘餌料魚’死亡率很高,實際用量往往達10斤。‘餌料魚’的市場價為每斤15元,娃娃魚長3斤所需飼料成本就為450元,加上700元的魚苗成本,賣一條3斤的娃娃魚,結果只掙50元。”
“這50元的利潤還是必須保證娃娃魚苗完全存活,而且不計銀行貸款利息的前提下才能達到。算上這些,真是讓人哭都哭不出來啊。”
“我現在還有幾十萬的貸款,每月除了政府幫我貼息2500元外,自己要還銀行利息3000多元,每月買‘餌料魚’也得花3000多元,資金越來越緊張,可魚又賣不出去……”瞿繼勇說,在黔南州,餵養娃娃魚最多的是貴定縣,而在貴定餵養娃娃魚最多的地方就是巖下鄉。
“很多人都是貸款搞養殖,現在魚賣不出去,大家的日子都很艱難。”
3
銷售困境:簽了協議,卻出不了省
繼貴定後,黔南州養殖娃娃魚最多的地方是都勻市,該市目前有6個鄉鎮51戶在養殖。
都勻市楊柳街鎮文德村村民文登華算得上都勻最大的娃娃魚養殖戶。
文德村也有不少的娃娃魚養殖戶,提到這些養殖戶,文登華心裏就覺得“很愧疚,對不起他們”。
2011年的時候,文登華投入360萬元,從貴定縣巖下鄉以每尾890元至1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批魚苗。
文登華的養殖點是一處廢棄的隧道,隧道足有300多米長。從黔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