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23日,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柘溪水庫出現大面積死魚。據估計,3天死魚20余萬斤,直接經濟損失近200萬元。當地黨政、環保及畜牧水產部門已緊急介入。

    事件:大批魚死亡,相關部門緊急處置

    8月23日下午,柘溪水庫棕子灣岸邊,空氣中彌漫著陣陣臭氣。諶彥章的養殖網箱內,漂浮著大量死魚。

    諶彥章說,從8月21日清晨開始,他便發現一些魚不正常,當日中午開始死魚。

    8月23日晚,據諶彥章和周邊漁民統計,共有10戶漁民的養殖網箱出現死魚。其中,諶彥章直接損失將近百萬元,損失最輕的漁民李小剛也損失了4000斤魚。

    死魚事件發生後,安化縣委、縣政府迅速開展相關工作。安排柘溪鎮政府、縣移民局、縣畜牧局、縣民政局組織慰問金兩萬元對兩個受災大戶進行慰問。由縣畜牧水產局對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由鎮村兩級做好死魚填埋工作。

    8月22日,安化縣環保局派出監測人員趕赴現場,益陽市環保局也於8月23日派出專家趕赴安化縣指導。

    原因:專家認定水中缺氧,養殖戶直指當地鎢礦排汙

    魚大量死亡,原因何在?

    安化縣畜牧水產局局長張革清說:“專家認為,導致魚死亡的原因是水體缺氧。”他同時表示,最終調查報告尚未出來。

    安化縣環保局局長陸炯也證實了水體缺氧的說法。

    “主要是溶解氧的指標比較低。”陸炯介紹說,環保工作人員事發後抽取了4個水樣進行檢測,目前許多指標尚未出結果,但有兩個水樣的溶解氧都很低。

    對於水中缺氧一說,漁民們大都表示認同。問題在於,什麼原因使得水體缺氧?

    “肯定是鎢礦排汙造成的。”漁民鄧移穩認為。

    柘溪水庫棕子灣的岸邊,正是安化湘安鎢業公司的排汙口。記者在現場看到,湘安鎢礦在水庫邊的山腰處建有尾砂壩,汙水經尾砂壩沈澱流進下方的汙水池,經再一次沈澱過濾後流入水庫。

    根據記者肉眼觀察,漁民網箱周邊的水較清。

    據了解,2012年9月,鄧移穩等10余戶漁民也曾死了幾十萬斤魚,被認定為鎢礦排汙所致。

    這次死魚事件,是不是也由鎢礦排汙引起?

    “今年鎢礦的生產排汙沒有異常,一直都這樣排。如果是我們排水引起死魚事件的話,那應該從1月1日就開始死魚了。” 湘安鎢礦安防部部長譚彪說。

    答案:溶解氧明顯過低,其他指標未見異常

    8月24日,記者拿到了包括安化湘安鎢業公司排汙口在內的水樣檢測報告。

    安化縣環境監測站的檢測結果表明,諶彥章、李守珍網箱附近水體溶解氧分別為1.84mg/l和 2.46mg/l,均低於國家地表水環境(Ⅲ類)質量標準(不低於5 mg/l);養殖區3個水樣懸浮物、pH值、COD、氨氮、鎘、鉛、砷含量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

    “從我們現場的調查和在線監控的情況來看,鎢礦的排汙沒有發現異常。”陸炯分析說,漁場水體缺氧,應該是氣候原因所致。

    經水產專家現場調查分析,這次大面積死魚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由於長期高溫幹旱,突受臺風“潭美”影響,氣候劇變,大氣壓減弱,氧離子大量擴散造成水體缺氧。二是由於養殖密度過大所致。

    陸炯表示,太陽長時間照射,氧容易揮散,另外(由於大面積幹旱)沒有新鮮水的補充,水裏的溶解氧也會越來越少。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