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幾名市民在邕江中興大橋南處抓到一條怪魚。這魚長著長嘴巴,還有著鋒利的牙齒,全身有一層菱形魚鱗,摸上去皮堅鱗厚。在邕江邊住了大半輩子的“老南寧”都稱,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魚。記者隨後向專家求證得知,該魚學名雀鱔,屬外來物種,是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特別要提醒市民註意的是,抓到後不能隨意放生,因為雀鱔並非善物,若不加以控製,將直接威脅到本地魚類生存。
 

邕江中興大橋南處抓到一條怪魚 外來物種「雀鱔」,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

    怪魚嘴巴長又尖,一口尖牙鋒利嚇人

    這是外來物種“雀鱔”,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市民切勿隨意放生。

    當天上午9時許,在中興大橋南橋底冬泳碼頭,市民韋師傅和劉老伯等人正在清洗碼頭,突然發現岸邊遊來了一條長得很奇怪的魚,劉老伯立即上前將其抓住。眾人仔細一看,嚇了一跳:還真沒見過這樣的魚。

    這條魚長得究竟有多怪?當天上午,記者在現場也一睹其“芳容”。這魚身長約40厘米,全身長了一層菱形魚鱗,摸上去皮堅鱗厚。最嚇人的是,它還長了一張又尖又長的嘴巴,嘴巴的長度幾乎占了全身長度的三分之一。一張嘴,那鋒利的牙齒也讓人不寒而栗。

    “我在邕江邊生活了幾十年,從來沒見過這麼怪的魚。”在場的“老南寧”紛紛咋舌,不知這魚來歷。劉老伯拿來袋子,盛了半袋江水將怪魚放進去,打算提回家養起來。“不敢隨意放生,萬一會咬人呢?也不能吃,不知道有沒有毒。”劉老伯委托記者幫忙打聽,看看這魚到底是什麼來頭。

    對於這陌生的怪家夥,眾人都很想知道答案。於是,記者當天下午聯系了廣西水產畜牧學校高級講師朱瑜。朱老師長期研究魚類,看到記者提供的照片,一眼就認出了這魚的身份。

    據朱老師介紹,這種魚叫雀鱔,屬於外來物種,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是不能隨意放到江河的,劉老伯抓到的這條魚可能是有市民放生所為。“這種魚多作為觀賞魚,花鳥市場常見有賣,價格也和一般觀賞魚差不多,因為皮堅鱗厚,極少被買來食用。”朱老師有些擔憂地表示,近年來廣西常見報道在江河裏發現此類魚,這是一個不太好的現象。雀鱔等外來物種的生存能力非常強,若在江河繁殖,或對本地魚類帶來滅頂之災。建議市民抓到此類魚類時,不要隨意放生或食用,把握不準的最好請教專業人士再做處理。

    得知雀鱔的來歷,劉老伯也表示很驚奇。因為該魚的特殊性,當天傍晚,劉老伯家人將魚宰殺後扔棄了。

    小資料

    兇猛雀鱔與食人鯧齊名

    記者從網上查詢得知,雀鱔是鱔科(Lepisosteidae)雀鱔屬(Lepisosteus)的大型魚類的統稱,產於北美或中美等地,是與“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有銳利牙齒,肉食性,並且帶劇毒,屬於中國禁絕的外來物種。雀鱔主要棲於淡水,但有的種類可進入半鹹水甚至鹹水。雀鱔肉可以食用,但卵有毒。

    在中國上海、重慶、韶關等地,雀鱔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對當地其他魚類構成極大威脅,有可能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此外,雀鱔是一個古老的魚種,繁盛於侏羅紀和白堊紀早期,是極具學術研究價值的“活化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