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立河黃河二路至黃河十五路段,河面漂浮大量死魚。市民議論紛紛,猜測是上遊有人用藥毒魚、或有工廠汙水排入。隨後,記者采訪了幾個相關部門並未得到新立河大量魚群死亡的具體原因。
記者接到市民畢先生熱線稱:“新立河西岸有大片死魚漂浮在水面。”10:00左右,記者驅車趕往黃河五路新立河了解情況。剛剛臨近新立河,一股腥臭味就撲鼻而來。記者在河邊看到,河面上漂浮著大大小小的死魚,有的魚已經開始發白泛出陣陣腥臭味。
記者驅車沿新立河尋找,發現自黃河二路新立河起開始出現死魚現象黃河五路死魚現象最為嚴重,直至黃河十五路河面漂浮的死魚才逐漸減少。黃河二路源頭處有一地下排水管道,附近有一片漂浮的死魚。
據附近散步的市民稱,可能是有人在新立河上遊撒了藥物,魚是被毒死的,隨後,另一市民也表示:“哪有什麼藥可以一毒毒死整條河的魚啊,鬧魚的藥物一般就兩種,一種是‘魚騰精’一種是‘賽丹’,這類藥物都是局域性封鎖水面的,不可能大面積的把魚毒死。這可能就是上遊有工廠排汙,汙染了河水。”
記者將新立河大面積死魚的現象反映給濱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濱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工作人員稱:“新立河上遊沒發現排汙企業,如果要檢查水質問題,需要撥打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舉報電話。”隨後記者撥通舉報電話,對方工作人員卻表示:“質量技術監督局的主要職責是對產品質量和市場商品質量實施監督檢查,並不負責水質汙染的檢查,具體情況需要詢問相關環保部門。”
隨後,記者又采訪了濱州市環保局濱城區分局的工作人員,據濱州市環保局濱城分局執法人員稱:“環保局對水質監測主要指標是檢測COD(化學耗氧量)和氨氮,這兩項指標高都有可能造成水體被汙染,導致死魚。自9月上旬開始,新立河就逐漸開始出現死魚,我們也正在密切關註巡查,現在已經確定沒有工業廢水排入,如果發現違法排汙一定嚴肅查處。新立河是城市的排汙河,出現大片死魚也可能是地下城市排汙管道出現問題,地下管道雨水和生活汙水分流存在問題。關於生活汙水的問題是濱州市住建局負責的。”
記者隨後聯系到濱州市住建局市政工程管理處,濱州市住建局市政工程管理處的李主任稱:“城市地下排汙管道並沒有出現問題,新立河水質出現問題,應該歸濱城區水利局負責”。
記者拔通了濱城區水利局的電話,得到的回復是:“濱城區水利局主要負責城市的抗洪排澇。新立河不僅是城市的排汙河也是景觀河,具體負責的是市水利局。”截至19:00記者發稿前,市水利局辦公室李主任電話仍未接通。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