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秋天正是黃金釣季,武漢的兩江百湖裏,大小魚兒正為過冬而四處搜尋食物,將自己吃得身形肥美。落在釣友眼裏,心就歡喜得隨秋風飛舞。

    怕麻煩的釣友簡單收拾下小馬紮,戴上漁夫帽,背上釣竿,提著小魚簍,往江邊湖邊一坐,就可等待大顯身手。有條件的釣友則可以裝備奢華,鼻子上架著偏光鏡,越野車裏裝著遮陽傘和沖鋒衣,就連魚竿都得帶上四五根,根據不同的水情選用。不論手裏的釣竿價值幾十還是幾千,等待魚兒上鉤的期盼卻是相同的。

    愛熱鬧的釣友,心裏私藏著幾個新近開發的野湖,只待周末就呼朋喚友前去,釣上的魚兒直接架到火上烤,野趣原汁原味。愛寂靜的釣友,對家附近的去處最是熟悉,哪怕只有兩三小時閑暇,也願拿著魚竿坐在水邊,全心感受釣魚的過程。

    有人說,釣魚很磨性子。也許就是為了磨性子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釣魚,在釣魚中釋放平日工作的壓力,尋找心裏的那一片安寧。而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卻又慢慢讓釣魚成了一種休閑社交的新方式,資深釣友以魚會友,釣魚“白板”全當出去休閑散心,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還能拿點戰利品回去,多爽的事!

    本期的《去哪》,我們傾聽釣友們介紹釣魚的樂趣,推薦釣魚的好去處。如果你有興趣,不妨把釣魚加到秋遊計劃裏,親自感受捕獲的樂趣。

    “叮鈴鈴……”淩晨五點半,老蔡的手機鬧鈴響起。從睡夢中驚醒的老蔡沒有半點遲疑,嗖地一下坐起來,穿衣、洗漱、背上昨晚早已準備好的釣魚裝備出門。來到小區門口,釣友都已到齊,大家登上老蔡的CRV,開始一天的釣魚旅程——在天氣晴好的周末,這一幕總會上演。

    老蔡年近六旬,已有近30年的釣齡。作為一家公司的副老總,老蔡平時工作很忙,有時周末還有應酬,但如果是釣友有約,再重要的應酬也可以改期。“工作是做不完的,改天做也行,但釣魚可不能錯過。”老蔡半開玩笑地調侃。

    為釣魚 30年花費十幾萬元

    30年來,老蔡花在釣魚上的錢可不算少,“前前後後加起來,十幾萬是有的”。

    老蔡幾乎每個月都會去漁具店逛逛,“去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玩意上市”。其實,即便沒有什麼新玩意,老蔡也不會空手而歸,魚餌、魚鉤、魚線抑或魚漂,總之是要買點什麼不虛此行。

    老蔡有大大小小十來根魚竿,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有些已經被淘汰,平時常用的約五六根。“淘汰的魚竿我也不會丟掉,偶爾拿出來看看,就會想起一些釣魚的趣事”。除了魚竿,老蔡的釣魚裝備還有大大小小幾十樣,如釣箱、支架、抄網、竿包、漂盒、浮漂套、遮陽傘、配件盒、偏光鏡、釣魚帽……而且每樣東西還不止一件,看得人眼花。

    在老蔡的釣友圈子裏,不少人動輒花費上萬元買裝備,算得上是釣魚族裏的“奢釣”一族了。

    尤其是近幾年,老蔡一些釣友已經不滿足於在國內買漁具了,常有人拿著國外的原裝裝備出來炫,一問,都是自己出國買的或是讓朋友出國帶回來的。

    “我一個朋友,就是因為在一個釣魚論壇上看到人家用了一個日本的魚漂,特別喜歡,還特意利用年假去了趟日本。”老蔡說。

    不在遠近,有野魚就行

    老蔡與釣友都是有車族,去釣魚一般不太在乎遠近,兩三個小時的車程在他們看來並不算太遠,“無非就是早點起床嘛”。每次去釣魚,基本上是三四人一輛車,大家換著開。

    “我們比較喜歡去天然的、大一點的湖或水庫釣魚,裏面有野魚,也有人工放養的魚苗。這樣的話,不至於完全靠野魚上鉤,太難釣,也不至於一放餌就有魚上鉤,少了釣魚的樂趣”。湖北的嘉魚、河南的信陽都曾是他們釣魚的目的地,“但現在這種釣魚的地方越來越少了,弄得我們這些老朋友見面的問候語都成了,‘有好地方麼?’”

    老蔡家就在金銀湖旁,有時癮上來了,下班回家天還沒黑的話,他就匆匆拿上漁具,到小區旁過過癮。

有一次,老蔡提前下班,回到家還不到4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