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杭州,正在讓身邊河流湖泊的水,一點一點變清。 昨天,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對杭州市水環境綜合整治情況進行視察,在隨後舉行的匯報會上,市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了水環境整治及“清水治汙”專項行動的近況,其中一個讓人欣喜的鏡頭是——
壺源溪,這個三江兩岸的重要支流,通過對沿岸鋅化工行業汙染的整治,關停了沿線全部的42個化工廠,一舉摘除了重金屬超標的帽子,甚至連20多年未見的石斑魚,都重新回來了。
先來看看總體情況。杭州市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杭州市47個市控以上斷面功能達標率為78.7%,符合或優於Ⅲ類及以上水質斷面比例為83%,與2012年全年評價基本持平,市區、中心城區達標率分別為69.7%、91.9%(鐵、錳不納入統計)。
水質變好了嗎?生活在水裏的魚類最有發言權。比如壺源溪的石斑魚。
也許許多杭州人都知道,以前富陽有條壺源溪,不僅水質清澈,而且魚類眾多,是夏天遊泳垂釣的好去處。可自從沿岸化工廠等企業大量排放汙染物後,近兩年這條曾經清澈見底的溪水水質急劇下降。“最臟的時候,裏面的水又黃又濁,以前大家還在溪裏洗衣服洗菜,後來都繞著走了。”溪畔橫槎村的村民想起曾經的溪水,連連搖頭。
整治水環境,其中一個重頭戲是關停淘汰汙染企業。按照相關方案,到2015年,富陽的造紙要從現在的237家削減到100家左右;建德的化工廠要從40家削減到15家……最新的數據是,截至今年9月底,杭州市的造紙、印染、化工三大行業已關停重汙染企業149家,完成整治提升企業100家。
於是現在橫槎村裏,原來的露天堆場、銅球臺等都已不復蹤影。“現在,我們這兒山清水秀。溪裏連消失了20多年的石斑魚都回來了。”村民說,水質改善後,連馬大嫂們也回到溪邊洗菜了。
關停源頭是一條路,消除身邊的黑臭河道則是另一個抓手——2011年,杭州曾進行過一次河道黑臭狀況普查,繞城公路內共排查出黑臭河道113條,這幾年的任務分別是:今年消除30條,明年消除47條,2015年消除11條,到2015年底,基本消除城市河道的黑臭現象。今年,杭州已消除了18條黑臭河道。但擺在相關部門面前的任務依然嚴峻——全市470條城市河道中,還有半數以上的河道屬於沒整治的。
2011年的苯酚泄漏事件,讓大家對杭州的備用水源狀況倍感擔憂。昨天,市有關部門透露,杭州正在積極推動余杭區供水管網與杭州主城區的互通工程,現在,良渚勾莊的部分供水管已經與杭州自來水網連接了。
同時,余杭區有關部門已完成三白潭擴容和青山水庫至南湖引水方案專題聽取情況匯報,開展前期研究工作。四嶺水庫擴容工程今年已經開工,以後將作為瓶窯水廠的備用水源進行應急引水。
此外,清泰水廠30萬噸飲用凈水改造工程正在抓緊建設,今年底將如期建成投運。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