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12歲的李金澤小朋友在花鳥魚市場買了6條虎頭鯊。不料沒過兩天,就有2條患“絕癥”而亡。“這不會再傳染給另外4條吧?快幫我想想辦法吧。”一臉焦急的金澤向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求助。
金澤說,賣魚的人說過,虎頭鯊是比較好養的熱帶魚,只要在魚缸裏插上一根加熱棒就行。平時也不用勤照看,只要三天投一次魚蟲。可沒想到,金澤如此這般地養護,才兩天就有2條黑色的虎頭鯊出現問題。“魚蟲入水後就變成了一個小球,原來6條虎頭鯊都搶著吃。可後來有2條魚不遊了,還往下沈,有時候又狂躁一陣子。”金澤回憶,僅相隔一天,2條魚就陸續死了。他曾仔細觀察那2條虎頭鯊,發現魚嘴都是張開的,而且變成了黃色。另外4條銀色的虎頭鯊,魚嘴和魚鰭有粉色的斑,魚皮也有部分脫落。
這魚是不是得了傳染病了?剩下的4條魚該咋處理呢?記者來到北市場花鳥魚市場,找到了一位賣虎頭鯊的商販。據他推斷,金澤養的虎頭鯊應該得了爛鰭或者口綿癥,主要原因是虎頭鯊經常相互撕咬和碰撞玻璃,導致掉皮後出現細菌感染,建議他購買魚類的抗菌藥投放到魚缸裏。
“困水的時候水裏容易跑進灰塵,所以沒那個必要,用自來水就行。”一位魚友介紹,虎頭鯊生性活潑,遊動的幅度大,所以很容易撞到魚缸導致掉皮,因此要確保魚缸內水質清澈。他表示,自己養虎頭鯊時,一天一換水,每次換三分之一,且必須保證所換的水和原來的水溫度一樣。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