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巡邏隊隊長何大明告訴記者,8日下午2時許,巡邏隊隊員羅一平在洞庭湖向東站下遊和煤炭灣上遊之間的湖面發現一頭漂浮著的死亡江豚。這是今年洞庭湖“立冬”節氣以來首次發現死亡江豚。

    據調查,死亡江豚為雌性,長1.37米,大約2—3歲,初步判斷已經死了4天左右。十分蹊蹺的是,這頭死去的江豚身上沒有外傷,但是尾部被一個繩子系著磚頭,巡邏隊員認為有可能是非法電捕魚的漁民誤殺江豚後,害怕被漁政執法部門發現,便將其用磚頭系於尾部,投入湖中毀屍滅跡。

    何大明介紹,這次新發現的死亡江豚,正值其生命力強的繁育時期,本應該歡快地在湖中“結婚生子”,成為繁育後代的“江豚媽媽”,如此逝去讓人感到無限悲憤。據了解,嶽陽市漁政站聞訊後已將江豚屍體運走,對其死因展開深入調查。

    據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介紹,由於今年洞庭湖的野生活魚比較多,洞庭湖水域的一些人鋪設的網圍、布圍、迷魂陣、電捕魚、滾鉤鋪天蓋地,對魚類資源實行毀滅式捕撈;給處於極“瀕危”狀態的江豚造成極大的威脅。即便是漁政部門和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天天巡查,但還是防不勝防。

    長江江豚是中國特有的珍稀淡水哺乳動物,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幹流以及鄱陽湖、洞庭湖兩大湖區。近年來,隨著長江、鄱陽湖、洞庭湖水環境的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加劇,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呈現出快速下降趨勢,並已經極度瀕危。

    《2012長江淡水豚考察報告》披露,2006年至2012年,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江豚種群數量從1800頭降至1000余頭。近年陸續進行的小型考察表明,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正以每年5%的速度銳減。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