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古稀老人,正當海邊垂釣時,天冷風急浪大,卻突然發現兩名男孩被卷入大海,生命岌岌可危,身邊無他人相助的情況下,你會怎麼辦?東山電信分公司退休職員的林吉生,就用奮不顧身英勇救人的行動作出了回答。近日,在福建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全省第二十次見義勇為英雄模範表彰大會上,我市東山縣銅陵鎮72歲的林吉生榮獲“福建省見義勇為模範”榮譽稱號。11月25日,記者走進東山,了解林吉生見義勇為背後的故事。

72歲垂釣老人 救起兩名落海男孩
被救孩子的奶奶向林吉生致謝
 
  如果慢幾秒
 
  兩個小孩恐怕就沒命了
 
  11月25日上午,記者與林吉生回到當時事發地點——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海域。望著寬廣無垠的大海,伴著陣陣海浪拍打海灘的聲音,林吉生的思緒仿佛又回到了他跳下海驚心動魄地救人那天。
 
  今年2月22日中午12時許,正值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海域潮汐退潮期,天寒風大浪急,在澳角灣沙灘東段釣魚的林吉生甩了幾竿都沒釣到魚,只好換到澳角灣靠西側方位垂釣,正當他轉身避風,點燃香煙時,沒想到一擡頭,就看見了驚險的一幕:約五六十米外,兩個小男孩正在海中掙紮,由於退潮,海浪裹挾著兩名男孩往海中央拖去,孩子危在旦夕。
 
  林吉生坦承,下海救人前腦子裏也閃過一絲疑問:要不要去救,能否成功施救。“如果慢幾秒,兩個小孩恐怕就沒命了!”搶救生命刻不容緩,林吉生迅速做出決定:救,而且一定要成功。
 
  林吉生隨即扔掉手中香煙和釣魚竿,拿出身旁釣魚工具箱裏的一塊石頭,奔跑沖向小孩落水地點。林吉生一頭紮進海裏,遊向落水男童。一把抓住離得較近的男孩蘇誌杭的衣服,將其拖抱到海灘上,隨即他又返回海裏,拖住小男孩徐鎮秋的胳膊,拼盡全力把他抱上海灘。兩個小孩渾身濕透瑟瑟發抖,林吉生還用自身身體為他們取暖,此時周邊沒有人可以幫忙,林吉生只好將他們一左一右夾抱著,艱難走向海堤。
 
  10多年來
 
  是垂釣者更是守護者
 
  林吉生以72歲的高齡成功救人的事跡在當地引發關註,備受贊許。對於丈夫救人的舉動,林吉生的妻子童碧戀說自己並不意外,他一直是個為人友善、熱心腸的人,“救人是好事,但畢竟年紀大了,還是會讓家人擔心。”
 
  出生在東山縣銅陵鎮的林吉生,從小熟習水性。年輕時林吉生當過兵,是一名老黨員,16年前他從東山電信分公司退休後,海邊垂釣是每天的“必修課”。林吉生說,去海邊釣魚能打發時間,還能發揮余熱,不時還能幫助一些人,特別是有些來海邊遊玩不慎落水的遊客。
 
  林吉生的釣魚工具箱表面看起來與別的垂釣者並無差異,但仔細查看,大有不同,這個釣魚工具箱也是林吉生的“施救工具箱”。除了釣魚竿等,工具箱裏還準備了一條近20米長的繩子,一根類似晾衣服的鐵叉,一塊鵝卵石。這些物品並不起眼,但各有妙用。林吉生說:“釣魚竿可以伸長至大概5米,有些遊客喜歡走到海浪裏拍照,他會建議遊客手抓著釣魚竿再拍照比較安全;繩子是用於遊客不慎落海,他可以甩出繩子讓遊客抓住以防被海浪沖走,鐵叉用來幫助固定繩子;鵝卵石則與當地傳說和風俗有關,每次下海救人前,扔下一顆鵝卵石,既是給自己壯膽,也是驅邪避難。如今,林吉生已經用掉了2顆鵝卵石。
 
  第一顆鵝卵石是在2011年用掉的,林吉生回憶說,那次在東山縣馬鑾灣海域垂釣,他發現一名原本在小船上的老年男子不見了,他舉目尋找發現其意外落水。當時林吉生也扔下一顆鵝卵石後下海救人,落水者被救上海灘後已經出現休克,他趕緊對其做人工呼吸等,附近遊客幫助報警,最後落水者被送上救護車。
 
  海釣,讓林吉生釣過近18斤的大魚,也讓他或多或少地幫助過不少人,林吉生自豪地說:“為社會貢獻一點力量,應該的。”
 
  就這樣,16年來,林吉生快樂地當著東山海邊的垂釣者,更是守護者。(閩南日報 鄭來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