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營很有趣,但安全是第一要素,以下幾點是必須註意的: 

01 應盡量在堅硬、平坦的地上搭帳篷,不要在河岸和幹涸的河床上紮營。 
02 帳篷的入口要背風,帳篷要遠離有滾石的山坡。 
03 為避免下雨時帳篷被淹,應在蓬頂邊線正下方挖一條排水溝。 
04 帳篷四角要用大石頭壓住。 
05 帳篷內應保持空氣流通,在帳篷內做飯要防止著火。 
06 晚間臨睡前要檢查是否熄滅了所有火苗,帳篷是否固定結實了。 
07 為防止蟲子進入,睡覺前一定將內帳拉鏈拉好。 
08 帳篷面最好朝南或東南面能夠看到清晨的陽光,營地盡量不要在棱脊或山頂上。 
09 至少要有凹槽地,不要搭於溪旁,如此晚上不會太冷。 
10 營地選於沙地,草地,或巖屑地等排水佳的營地。 
  對付雨天的小常識 
  將地圖放在好拿的地方,如雨衣口袋或背包頂袋,並作好防潑水處理。 若有戴眼鏡,請先
戴一頂前檐凸出的棒球帽再外罩雨帽,如此可令你視線較佳。 遇雨馬上穿雨具,勿因雨小而不
穿,淋到落湯雞再穿就來不及了! 雨具以兩截式雨衣為宜,雨褲用吊帶支撐可防止下滑。 

  雨具永遠要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背包之側袋、頂袋或主袋頂部。 短綁腿可防止雨水從
褲管滑進登山靴內部。 雨中記錄是件苦差事,可用封口塑膠袋包裝筆記本以防水。市面上有賣
一種筆記本,可防止紙張因水浸濕或墨水量開。 

  千萬記住,濕冷而裸露在外的皮膚遠較貼著濕冷棉布的皮膚為保溫。不論背包廠商如何誇耀
其防水性,加罩一個防水罩在背包外是必要的。背包內的衣物、睡袋等要用防水袋或塑膠袋包好,
硬殼保鮮盒可用來裝易碎折潮的食品、藥材、底片或火柴等雜物 
渡河常識 
  河流是野外活動時常遇到的障礙,有的河流緩緩而過,清澈見底;有的則是水流急,你該如
何涉水渡河呢? 

  首先你要對河流進行一番“偵察”,做到心中有數。 

  先了解河道的深淺、流速,河底的結構。仔細觀察之後再確定渡河的地點和方法。 

  涉水渡河要選擇河水較淺、水流平緩、無暗礁、暗流和漩渦的地點,如果水深過腰、水流速
度超過每秒鐘4米的急流、不要無保護地涉水過河。涉水過河時,應當穿鞋,以免河底尖石劃破腳,
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保持平衡。如果河底是淤泥底,應脫去鞋襪,赤足過河。 

  山區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溫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時要有適當的保護。 

  手持一竹竿,帳篷桿,樹枝等支撐在水的上遊方向; 

  腰間綁一保護繩,在水中摔倒或被水沖倒,有保護可避免危險; 

  在河兩岸石塊上或樹木上拉架一條繩索,涉渡者手抓繩索或將安全帶通過繩套和鐵鎖掛在繩索
上過河; 

  在河兩岸架設一條有保護的繩索拉過河。集體涉渡時兩人或三人、四人,彼此環抱肩部、身體
強壯者應於上遊方向,相互移動過河。 

  冬季涉渡冰河,應將棉衣和棉鞋脫下,涉水過河後再立即穿上,應註意不能穿棉衣褲和棉鞋過
河,水濕後容易造成凍傷和失溫。 

  遇有較大的河流,不要輕易涉渡,可就地取材製作漂渡工具,如竹筏、木排或簡易救生衣等。 

  涉渡冰河時,最好在早晨通過,因為河水主要來源是冰川消融形成的,夜間氣溫低、消融量小,
早晨時河水最淺,容易涉渡。 
野外活動中的安全保護 
  我們在野外活動中,會經常遇到陡峭的冰雪坡、巖壁、湍急的河流、冰雪、巖石裂縫等難以越
過的地形。你將如何確保安全的通過?這就需要你初步掌握自我保護和相互保護的技術和方法。 

  在野外活動必備品中,都需有一根直徑8毫米以上的尼龍繩,這條繩索是你和同伴越過困難地
段的保障。別小看這條繩索,它不但可以救你自己的命,也可以挽救你同伴的生命。 

  保護,首先是保護者自己要確保安全。要利用地形、地物,用繩索反自己和固定物(如樹木、
巖石等)或固定點連接在一起。保護者可采取坐式或立式兩面三刀種姿式。 

  一般保護分為上方保護和下方保護兩種方式。上方保護指保護繩索通過被保護者上方的固定物
或固定點,保護者在下方進行保護;或保護者在被保護者的上方(如巖頂、冰雪坡的上部)直接進
行保護。下方保護指保護繩索通過被保護者下方固定物或固定點進行的保護。 

  另外,在野外登山、探險活動中經常采用結組保護、一般一個結組為3-4人。通過一條40-50米
長的保護繩索連接在一起,在通過困難、危險地段時相互保護通過。一個結組必須要有兩個以上有
攀登和保護經驗的人。如果全是沒有經驗的初學者,結組保護有時不但不能起到保護作用,反而會
造成更大的事故損失。 

  在進行巖壁攀登時,有經驗的攀登者可采取下方保護方式,即攀登者自己將保護繩索要向上攀
登過程中,掛扣在保護支點上,保護者在下方進行保護。對沒有經驗的攀登者,盡量采用上方保護
方式。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