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裏海拔8167米,這座山是喜瑪拉雅山真正的寶石。因為它是最難以到達的山峰之一,即使現在,道拉吉裏的“神秘谷”環山徒步穿越線路,也是一條高海拔的艱難之路。當卓奧友被眾人吹捧為8000米最容易山峰時,而道峰由於商業隊伍極少涉足,反之對登山好手們保留著誘惑和純潔--只有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手才敢攀登。道拉吉裏,被稱為“白山”,梵語直譯為“達哈瓦拉.吉裏”,它有著喜瑪拉雅山系中更經典的技術風格線路。巨大的山體綿延50公裏,有4個獨立的7500M以上的峰頂。
從1950年到1959年的幾次攀登,分別由法國、瑞士、奧地利和阿根廷人完成,但所有這些在北壁的嘗試都以失敗而告終。1960年,奧地利的科特.戴姆博格、夏爾巴尼瑪.多吉等5人登頂。道峰的南壁宛如一個金字塔,金字塔的前方一個延伸的假峰,被稱為“小艾格爾北壁”--多數攀登者都稱之為是不可攀登的路線。雪崩、雷電、巖石線路是此山的特點,攀登高度為3000米。
老梅說:“對於任何一座8000米,登頂與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應有新的探索。道峰南壁是世界上最高的,未被攀過的雪巖混合線路。峰頂宛如城堡,高聳在”生命禁區”之中,空氣清新然而缺氧。在尼泊爾那一片黑色的、微光閃爍的群山中,道拉吉裏兀然突起。”
1985年,梅斯納爾又來到道峰南壁。這一次,他是和老搭檔和漢斯.卡默蘭德一起來的,這一對意大利臺若林人剛登頂完安納普爾納。
之前,梅斯納爾曾在南壁有兩次失敗的攀登。南壁的危險和難度不同尋常,雪崩幾乎每天都有,巨大內凹的南壁在80年代尚無人企及。老梅回憶說:“空氣並非靜止,山體也不是巍然不動,壞天氣經常突襲而來,風時速竟達200公裏。旗雲有時達幾公裏長。在黃昏,頂峰的飛雪在夕陽的映照下如火山噴發,一片火紅……道拉吉裏峰十分像一座火山,1977年廝守的那四周之中,它帶給我的就是狂暴。當我們在南壁掙紮時,無數次的雪崩迫使我們學會把恐懼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次,梅斯納爾和卡默蘭德從加利・甘達奇谷出發,跨過法國山口到達北壁大本營。5月13日,進入東北山脊冰瀑區,他們一直在山脊右側攀登,尋找冰巖分界線。為了確保安全,他們架設勒局部固定路繩,以供下降使用。因為線路上垂直崖壁太多了。5月14日,他們從6000米營地出發,下午就上升轉到東南線的7300米營地。
5月15日的沖頂,對梅斯納爾來說甚至都是一個傳奇:頂峰雷電頻繁而怪異,冰鎬和冰爪都在滋滋作響,頭發也豎起來了,從衣袖到手套,從石頭到冰鎬,從山脊到天空,到處都是電,他們的身上都到處冒電火花。幸運的是,沒有遭遇到暴雷的襲擊,在這高空怪異的雲層裏,任何時候都有死亡的可能。兩個攀登者在一片恐怖中登頂了,他們驚奇地發現自己還活著。梅斯納爾說:“我們自己有一種刀槍不入的感覺。除了雷電,我不知道世界上還存在其它什麽東西。在道拉吉裏,我聽見了雷鳴和雷震,我看到了南部的閃電。然而,在我們旁邊,卻沒有閃電。一切場景,宛如印度惡神的恐怖戲劇。”
當天,他們返回7300M。5月16日,返回大本營。
這是一次經典的阿爾卑斯式攀登,雖然有人質疑他們的固定路繩損害了純粹的風格,但老梅依然認為“不能用死亡作為登頂的代價”。從大本營出發往返4天,這已經是後來者難以重復的奇跡。
老梅的脾氣是傲慢自大的,但他的成績也是顯然的。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