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東西了,最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問‘XXX’的面料好不好及類似的疑問,今天就想針對這個問題寫一些東西與大家分享。

  先談談目前戶外產品中大家關心的各種面料,做包的多用各種粗厚耐磨的尼龍布或滌綸布,品牌上較好的有杜邦公司的卡杜拉;

  做帳篷的也一樣是尼龍或滌綸,但多是用較輕薄的面料,現在也開始流行塗矽技術;

  做睡袋的,很多人比較關心是用的什麼棉,填充物是什麼,雖然不屬於面料,也一並講一下;現在睡袋的填充物從大的來講分羽絨和人造棉兩種,羽絨主要是看它的蓬松度、含絨量及充絨量,這個在以前的貼子裏已經有詳細介紹,有興趣的可以翻看一下。人造棉,是現在大家比較迷惑的,各種名稱的棉睡袋時常出現,搞得很多人越看越不明白。其實,現在大家看到最多的叫中空棉,包括杜邦以前的四孔、七孔棉,現在的德爾塔之類,都是中空棉的一種,只是杜邦公司做的比較出色,註冊成為品牌,更好的還有Primaloft,也是品牌,但因為性能更為出色,所以價格更貴。同樣是中孔棉,品質相差會有很多,所以在價格上也會相差很多。

  做服裝的是大家最多關心的,常問的GTX有那麼好嗎?和SYMPATEX比怎麼樣?登天的面料好不好……這一類的問題,這裏就著重講一下各層服裝的面料。

  最外層的防水透氣面料,這個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防水透氣面料,現在市場上的無乎是PTFE、PU或TPU的材料,但你會看到很多的名稱,比如GTX、DENTIK、SYMPATEX等等,以及各種品牌自己註冊的面料品牌如CONDUIT、SUPER-TEX、HYVENT、OMINITEC等。前者是專做面料的廠商,它們的面料有各種風格或根據品牌商的要求來生產的。後者經常說是自己研發的面料,實際上也是從各面料生產商那裏購買的面料,但因為這些面料商可能沒有自己的品牌面料(或面料品牌不著名)所以就自己註冊了面料品牌來做為宣傳點,所以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太迷信所謂自己研發的XXX面料,其實也都是在各面料廠裏買的面料。如果一定要想了解面料,我建議倒不妨去了解這個面料的實質是PTFE還是PU、TPU,因為成分不同,使用效果會不同。

  PTFE面料多為復膜型面料,是在外面料的下面貼合上去一層防水透氣的膜層,來達到防水透氣的效果的。這種面料特性是穩定性極好,即便在低溫下性能也不容易發生變化,所以常被用於各種較嚴酷的環境。PU、TPU面料多是采用塗層的工藝,在外面料下塗上一層防水透氣層,這種面料在低溫時透氣性能會下降,但價格便宜且耐用耐水洗性要比PTFE好。所以我們常會看到一些大的品牌會采用GTX等面料來做專業款,而用自己面料(其實就是買的PU、TPU面料)來做一些便宜的低海拔運動服裝。

  常在網上看到一些朋友問登天的面料好不好?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還有人問某某品牌用登天的面料就比某某品牌的登天面料服裝便宜,就說前者的性價比好。我要告訴你的是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問法和錯誤的觀點。一種面料(包括登天面料)絕不可能只有一個布種,它可以是千千萬萬種,因為使用的外面料不同,以及貼合的裏布不同,價格就會不同,包括對面料防水透氣性能的要求不同,價格也會不同。同樣的GTX面料,或登天面料,在其它方面都一樣的情況下,如果外表布使用是格子尼龍布,就會和外表使用普通滌綸布的價格相差許多。而當外表布相同的情況下,對面料的防水透氣性能要求不同,價格也會不同,比如品牌商要求這塊面料防水透氣性能達到10000/5000時,就會要求5000/3000性能的價格相差甚遠。表現在最終的產品上,價格也會相差很多。我就一直很奇怪,為什麼總有人疑問同樣是登天面料的沖鋒衣,為什麼雪狼便宜而慕士塔格貴,卻沒有人疑問同樣是GTX的面料,奧索卡就能只賣1500而始祖鳥卻要賣5000?其實這只是因為每個品牌的定位不同,所使用的材料、工藝自然就不相同,最後的零售價當然也會不同。因為現在接觸工廠的生產環節比較多,在我看來,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是不會變的,即便是同一個品牌的面料,價格也會相差很多的。

  對於防水透氣面料,再提醒大家一句。現在市場上有些人鼓吹自己的面料有多好,能達到防水20000、透氣100000什麼的,好象從數據上來看已經比GTX都要好了。有些不明就裏的新人就真的信以為真。且不說這些數據有沒有水份,即便真的是這個數據,也是在利用不同的檢測標準來混淆大家的視聽。現在業內檢測防水透氣的標準,通常是用美國的ASTM和日本的JIS標準,同一塊面料在兩種不同的檢測方法下出來的數據會相差很大。通常PU、TPU類面料喜歡用JIS標準來顯示數據,因為看著數值很大。但實際上,如果都用同一種數據,打比方說ASTM的標準(GTX檢測的標準),據我了解,很少有PU、TPU類面料可以達到防水/透氣做到10000/10000以上的,大多數面料都是3000/3000或5000/5000左右,其實,這個數據對於我們普通的戶外活動來說已經夠了,只是有些商家為了鼓吹自己的面料,會故意混淆這兩種不同的檢測方法檢測出來的數據,以此顯示自己的面料性能,在我看來,這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欺騙!

  再看抓絨,目前國內各種抓絨面料極多,價格也相差巨大。抓絨衣分很多種,大的方面分為防風抓絨和普通抓絨。

  防風抓絨主要是靠兩層面料之間貼的一層防風透氣的膜來實現這個功能的,其實就和防水透氣面料一個道理,這也就是有時有些商家號稱自己的防風抓絨衣能防水的道理,不過別忘了,防風抓絨衣不能壓膠所以不能實現真正的功能性防水(雖然現在有技術能在防風抓絨衣上壓膠但目前很少有人用到)。另外它裏面復合的是什麼樣的膜決定了這件衣服的價格及性能,不同的材料透氣性會相差不少,這個是需要註意的一點。

  普通抓絨也有很多種,比如說長絨、短絨、搖粒絨等,性能也會有差別。現在大家經常看到廠家介紹說這是搖粒絨,它比普通的抓絨性能又會好一些,生產時是先做成普通抓絨然後用一種機器在絨布的表面上搖,把絨搖短並形成小球狀,這種搖粒絨生產時增加了工序和成本,但手感很舒服(好的搖粒絨摸上去絲毫不比羊絨的手感差),且保暖性增加。現在普通抓絨的工藝也分很多種,成品材料上分兩面都是搖粒絨的,單搖單刷的,兩面刷的,即使同一種工藝價格也會不同,因為抓絨的材料主要是以克重來區分的,150克重的抓絨在保暖性、成本上絕無法和300克重的抓絨來比。另外,即便同一種抓絨在手感上不同價格上也會相差很多,這個通常是以F值來表示(不過在成品抓絨衣上是看不到這個數值的,只能憑手感來判斷)

  所以我們在選擇抓絨服裝時,一要看它是哪種抓絨材料,防風抓絨、搖粒絨還是普通抓絨,大至比較一下這件抓絨和其它抓絨的厚度(比克重)。二是要看它的品牌,POLARTEC(也分很多系列不同的產品)目前來說是用於批量生產世界上最好的抓絨面料,當然價格也貴。三要看這件衣服整體的製作藝,比如始祖鳥的抓絨衣上有很多其它品牌無法比擬的技術,所以整體價格很高。

  最後是內層,排汗層。現在大家最熟悉的就是COOLMAX,不過這種面料最多的適用於春夏季單穿,如果是冬季內穿保暖,還是建議杜邦公司的另一種面料THMERLITE,這種仿北極熊的毛做出來的面料更註重的是保暖性能。不過現在COOLMAX面料最新研製出來的COOLMAX抓絨,以後可能會更流行,在保暖和排汗性能上就能做到兩者兼顧了。另外POWERDRY的面料,無論是內穿還是外穿,我覺得也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春秋季,我們穿的襯衣,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速幹衣褲,則推薦杜邦的SUPPLEX,這種面料是具有棉質手感的速幹材料。雖然國內也有很多速幹衣價格很便宜(其實大家同樣都是滌綸布,本身就具有吸濕快幹的功能),但在手感上來講要比SUPPLEX差不少。貼身穿著的時候很容易感覺出來。

  最後飛鷹提醒您: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被一些商家的花言巧語所欺騙。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