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裝備關乎於您的生命、舒適,都是一分分人名幣換來的。高端產品能給您帶來較高的舒適性,但與價錢是不成正比的。(本人未曾有幸使用過高山裝備)戶外,我們追求精神的愉悅,也不能放棄身體的輕松。
0、安全準備
在家的時候好好地做足功課,別以為這是領隊的事。千萬別隨便忽悠自己安全。如果您不能有效利用自然辨別方向,那就帶上指南針吧。
1、戶外鞋【登山鞋、徒步鞋、涉溪鞋、營地鞋……】
試問:您穿上一雙不合適的鞋高強度的趕上8—10個小時的,您還有閑情享受戶外嗎?
鞋子必須是高幫護踝的(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有錢就買防水透氣的“狗太死”,戶外的路總不會永遠是幹的;選擇合適的鞋去戶外,別穿登山鞋去涉溪,那會讓您和您的裝備一起遊泳的。
帶上一雙營地鞋,能幫您在到了營地之後,讓您的腳丫得到徹底放松。
2、背包
幾十斤重的東西放在裏面,一個適合您或調節合適的背包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把重量合理地分散到您的腰、背、胸、肩上,比肩上扛10斤包裹可要輕松得多了。
【註意裝包】 徒步時輕下重上,不要讓背包成為您的“負擔”!
3、登山杖
這個不用多說了吧,就憑它能幫您的膝蓋減輕差不多一半的負擔,延長您的戶外生命就有足夠理由了。
4、氣墊/睡袋
氣墊既輕且能讓您有和在家睡席夢思一樣的舒適,不會因為睡覺下邊硌得慌而影響第二天的體力。
夏天,一個三季睡袋足以;天冷時,則要帶個足夠保暖的了,晚上被凍醒的滋味可是不好受的,說明定還帶點什麼回來呢!
如何估計您需要帶的睡袋溫標:先查當地幾天的天氣預報;然後每上升100米減0.5—1℃,最後減5—10℃,就是您要帶的睡袋溫標了。遇上突冷,就別浪費您辛辛苦苦背來的保暖衣物了,就著睡吧。(海拔2000米以內,高度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3——0.4度,海拔2000米以上,高度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5——0.7度。)
5、帳篷
別買那些所謂的價廉物美的休閑帳,那東西對風雨都是敞開大門的,且您也不想背著個“砣”戶外吧。
嫌重就買1—1.5人的,如果您期待著那天和異性合帳,就買兩人的吧,總不能第一次就讓對方委屈著。
6、排汗衣物【衣服、褲子、襪子……】
您願意貼著一身濕行進嗎?夏天整套速幹,最好防紫外的(別太差,不然不如全棉貼著舒服了)。
冬天的排汗衣褲買大1號的,又不是去比健美,比緊身的可是更有空氣存在的空間了。【有力氣,求舒適就多帶一套。】
7、保濕保暖衣物
冬天帶個羽絨衣放在頂包下方,長時間休息或到了營地之後套上,到了營地,及時換下您那濕漉漉的內衣。
8、保護用具【頭巾(帽子)、眼鏡、手套、護膝、護踝……】
至於頭巾的功能,我就不在“唐僧”了,人體50%的熱量可是從頭和頸散出去的。不過頭巾對於登山、穿越就顯得鞭長莫及了,還是帽子吧,防紮、防刺,這樣的時候您還要一副幫您擋住回彈樹枝的眼鏡。
不要以為自己的膝蓋有多少好,有護膝的保護,您的膝蓋感受會更好。
9、炊具【爐頭、套鍋、筷子、萬能火柴……】
熱乎乎的大餐更能給您帶來身體和精神上的滿足。外國人用刀叉總沒有自家的筷子舒服,帶雙能反復使用的。萬能火柴可比打火機更有效、更耐用,也不像打火機一樣總給你掉鏈子。
註意:請不要玩火,破壞生態是謀殺行為。
10、防雨具【防雨罩、雨衣……】
有了防雨罩,就不用時時刻刻小心謹慎地照顧自己的包包了,想放哪就放哪,那個愜意啊!行進時,還可以為您的包包擋風遮雨。
沖鋒衣有它的優勢,但再這麼防水透氣,還是禁不住雨水長時間的軟磨硬泡的,備個好一點的一次性雨衣吧,一晾幹,下次照樣用。
11、水具【水袋、凈水裝置、水壺】
水袋是值得推薦的,能最大限度地解放您的雙手。不過還是帶上一個“激活”水壺吧,輕且好用。
12、垃圾袋
晚上睡覺前,用垃圾袋裝上一袋熱水泡泡腳,那個享受……泡完一晾幹,明天裝垃圾回家。
13、頭燈
到了營地,黑燈瞎火的,沒有照明的頭燈,那就只好讓您一個人在帳篷裏獨自郁悶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