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顧及眼下還是著眼長遠,節約資源應當成為每個人的消費理念和行為準則――
參加工作十多年了,眼瞅著周圍的朋友一個個都成了“有車族”。有的呢,已更新了兩三次車,排氣量噌噌上升。而我呢,依然以步代車。
有朋友勸我:“你的家庭負擔不重,收入也算過得去,為何不買輛車呢?”
我回答得很幹脆:“沒必要。”確實,單位到家屬區近在咫尺,工作的性質也不允許動輒到郊外休閑,所以還是省省吧!
近幾年,油價可著勁兒往上翻,我暗自慶幸決策英明。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06年,北京油價在短短3年多的時間裏漲了10多次,私家車最常用的93號汽油已由原來的每升3.12元上漲到了5.09元,漲幅超過了六成。無論你是否願意接受,在今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高油價都將伴隨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我國是人口大國、能源消耗大國,卻又是能源匱乏的國家。石油資源更是短缺,人均占有的探明可采儲量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7.7%。而石油呢,又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現在我們毫無節製地濫用,實際上就是“寅吃卯糧”――把本應留給子孫後代的資源財富,在我們手裏揮霍一空。
石油資源的過度消耗,不僅影響到子孫後代的生存與發展,對現代人的生活環境也產生了嚴重影響。譬如:空氣汙染,交通擁擠等等。人們在痛快地享受之後,卻不得不吞食自己一手造成的“苦果”。
因此,無論是顧及眼下還是著眼長遠,“省”字當頭應當成為我們每個人的消費理念和行為準則。其實,這也是我們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拿買汽車來說,大排量車盡管氣派豪華,可“喝”的油卻要比普通小轎車多很多。因此,即使你手頭富得流油,為了我們的後代,為了可持續發展,還是降尊紆貴選擇小排量的汽車吧。再如,那些有車族,能不能把一天的事情統籌安排、集中時間順路辦理、盡量減少出行次數?這不光是省幾個錢的問題,這也是公德心的體現,節約了能源,也就是為社會作出了貢獻!
令人欣喜的是,有不少人已經開始將這一理念付諸行動了。6月5日,北京上萬人參加了“每月少開一天車”活動,政府官員、地產大亨、普通學生花幾十分鐘步行或乘公交上班、上學,蔚為壯觀!
少開一天車,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匱乏局面,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那又會是什麽狀況?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