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車"這詞好象在自行車運動裏比較偏,除非是機動車,不然說起這詞就確實比較奇怪,,正如某旁類車種,我相信好這某車種的人多半也喜歡“飆車”這詞了。而好這事的也多半以年輕有活力自居。正所謂車以類居,詞以似聚,人以同飆了。
然而我所看到的另一種活力是,某公年方40(似乎按某些飆車者的言論,他8分鐘騎不完5KM),然操控金融數億,開員工動員大會,措辭鏗鏹有力,極具英雄風範,我幾乎為其激動而落淚,並有追隨革命的感覺。此乃我謂之活力。後天有不測風雲,正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其被人“追殺”,後我與一朋友常談起,是個真漢子也!
2年前,和一朋友看片,自行車運動的,說是有個人要和人“飆車”,打賭要從岸上沖到海裏面去,當然,旁邊還有個漂亮的女孩(一般都有的).一個慢鏡頭,伴隨著他和他的自行車(好象是某車種),落入大海。朋友愛好藝術,善於提純出生活的元素,看時大笑,謂之“英雄啊”。哈哈哈,我也大笑,共鳴是也!足足笑了10分鐘。有些人的活力,與少時捅馬蜂窩無異。自己快畢業的時候,女友對我說,都怪你,你為什麽不長大?(旋即分手)我郁悶,為什麽這麽說我?然而,現在我對她們表示最深切的敬意,敬佩她們提前數年看到男人所看不見的東西。
"求自我肯定和尊敬.不需要以此方式!是不要去(飆車)的好....."Mullder說得多好啊。然而,我又想起一個故事來,原來自於王小波文存,是一個西方的關於文明與野蠻的不可溝通的寓言故事。大意是:一個文明人被野蠻人逮去,被架在火上燒烤。文明人已經沒法得救,他看到自己的一半身體已經被烤得厲害了,想想也算是對野蠻人的一點恩澤吧,提醒野蠻人說:餵,我這邊快烤焦了,意即糊了就不好吃了。野蠻人看了看他,走過來,把他翻到了另一邊接著烤。
這就是不同世界的不可溝通之處。
FB這老人家以前常對我說,騎車與其他運動有個不同之處,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騎得多的話,成績可能反而會提高。這話確實有道理,但看環法冠軍的年齡段,騎得多的自然會共鳴,但和搞燒烤的人說估計沒什麽用。
既然有人有使不完的活力,而且說出“他們這樣的年齡能在八分鐘左右完成五公裏就算不錯了”這話,反而讓我想起Armstrong和教練寫的書來,"八分鐘左右完成五公裏"還真就讓他給說中了。這基本正是進入Armstrong和教練寫的7周訓練計劃的提高組的標準。既然車都飆了,也不能白飆啊!本著多年前的口號“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成為有理想有文化的社會主義勞動者”。以下正是是整理於"The Lance Armstrong Performance Program-by Lance Armstrong & Chris Carmichael"的部分內容(註:中文不與原文對應)。
該書詳細介紹了如何在7周內提高自己的自行車運動水平。大家知道,訓練是講究強度的,書中定下初學班,提高班和高級班的3個7周訓練計劃。但如何知道自己是初學者還是Pro佬呢?Armstrong和教練建議使用一個4.8KM(3mails)的公路記時成績做為標準。與其飆車還不如做點正經的。
測試
第一步:找個測試場所,要風和日麗,不太冷也不太熱,平坦,交通不忙的地方,一般早上比較好。
第一步:至少提前2小時吃好東西,休息好。測試前40分鐘喝些運動飲料以保持水分。
第三步:10-20分鐘的騎車熱身,但不要用全力。
第四步:起步,不要一開始就很快,哪怕用2分鐘時間去加速達到你的最高速度都是可以接受的。(有活力的飆車及燒烤愛好者不在此列)
第五步:找好你的齒比。取決於自己的騎行風格,基本擺速在80-90/分就差不多了。
第六步:感受強度。保持呼吸的穩定,在此基礎上,如果呼吸還太輕松,就要加快努力的騎行。
第七步:記錄結果。記下你的最好成績,天氣情況,齒輪的搭配,還有主觀的感受(標以1-10級,1級為最容易)
第八步:用15-30分鐘輕松騎行來放松身體。
測試完上面的,再看下面來選一個訓練班來上上。(註意,練過一個階段後要在同一輛車和基本相同的天氣路況下進行再測試,以檢驗水平的提高)
男子入門級:
成績少於10分鐘 趕進初學班和提高班
成績多於10分鐘 滾進初學班
男子競賽級:
成績少於8分鐘 請進提高班和高級班
成績多於8分鐘 扔進提高班
女子入門級:
成績少於12分鐘 推進初學班和提高班
成績多於12分鐘 拽進初學班
女子競賽級:
成績少於10分鐘 吻進提高班和高級班
成績多於10分鐘 牽進提高班
初學班,提高班和高級班主要是以訓練強度和內容劃分的。
運動強度的劃分以前有貼說過多次了,書中還是非常推薦使用心律表的,可以保持運動的節奏,讓自己不過於偷懶或可以保護自己的身體。但從另一角度而言,心律表也可以讓自己偷點懶,訓練表上的一些運動強度其實也不是很高的,阿壯都不叫你跑那麽快,你跑那麽快幹什麽?當然,飆車的那些一下就上到105%MHR,多有活力啊!
運動強度分5區(ZONE), %MHR為當前心率是自己最大心率的百分比,MHR計算公式大約是220-你的年齡
Zone 01: 60-65%MHR 用於輕松的騎車和恢復訓練
Zone 02: 65-70%MHR 用於基本增強型訓練
Zone 03: 70-80%MHR 有氧能力訓練
Zone 04: 80-85%MHR 提高乳酸閥值的訓練(也就是抗疲勞)
Zone 05 86+ %MHR 最大有氧能力訓練
好了,記住這幾個訓練強度劃分,再去看訓練表就清楚了。訓練表我就掃描了貼在這裏,圖中從左到右是周一到周日,從上到下是第一周到第7周。我應該算是被趕進提高班的那種人了。或許有人覺得即使是高級班的訓練強度還不夠猛!其實自行車運動講究的是打好Zone02-03區的基礎的,這基礎打得越好,後期的沖刺和爬坡的水平就越容易提高,喜歡“飆車”的天天工作在Zone 05區,真是年輕有活力啊,佩服佩服。
看了這些表,我發現作為平時上班的人,高級班那個時間表可能比較難實現,耗時間相對多了點。
什麽?我貼這掃描是對阿壯侵犯版權?又要說故事了不是。以前在武漢念書,我們學校圖書館5樓以上不讓外籍學生和老師進入,我就很奇怪。後來發現,那許許多多的外文資料,全是影印版,就是說盜版啊。幾套全年正版外文書估計當時的很多教師都承受不起,更何況那成山成海的外文資料,要是全花錢來買,學校也不用開了,學生也就一蒙瞎子黑什麽也學習不了了,所以放上點盜版,假如老外看不見的話我們耳根清靜。後來那年老美叫囂中國侵犯知識產權,據說就是在北京某高校可能有外籍學生在中方圖書館看到了這類影印版書籍。此事已不可考,但有可能。不過,想想當年8國聯軍在北京野蠻搶走我們那麽多東西,不就看你幾本破書嗎?我們算文明的了,但看無妨!
但看完車還是要騎的哦!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