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爾的高海拔登山中,雪巴占了極重要的角色,在此對雪巴民族作個簡介。雪巴的祖先來自西藏東部;16世紀,他們的祖先越過巨大的喜馬拉雅到尼泊爾這一邊,先遷移到今日的昆布地區(Solu- Khumbu),再擴散到鄰近山區。至今雪巴人仍保持藏傳佛教的信仰。19世紀末時,有些雪巴人每年固定到東方,現今與印度交界的大吉嶺(Darjeeling)地區工作,主要是做一些開路這種苦力或是作一些早期遠征隊的挑夫(記錄最早的遠征隊雪巴挑夫是1907年)。「雪巴」原意指雪巴人這個民族,但如今「雪巴」一詞已經演變成不同意義。在山區健行客(trekkers)之間,「雪巴」指的是那些很努力、很能背負的挑夫;但在高海拔登山客之間,「雪巴」則是指那些又能背,又能開路先鋒的攀登高手,有些雪巴甚至遠赴法國的Chamonix接受攀登訓練。而原本只有尼泊爾這一側才有的攀登雪巴行業,近來西藏登山協會也開始培訓攀登雪巴,提供西藏側喜馬拉雅遠征隊攀登雪巴的服務。許多與雪巴相處過的人都有這種經驗,天性純樸善良的雪巴,總是用笑容迎人、努力達成你的要求、體力好的驚人、工作量再大也不抱怨、永遠發自內心真誠的言語...雪巴絕對是隊伍中最值得尊敬的人,當你看到一個年紀大到可以當你父親的雪巴挑夫,每天認真努力替你工作,只為了那區區100-200臺幣日薪的薪水,你很難不被感動。一個訓練有素紀錄輝煌的攀登雪巴,無論是國內外都有極受人敬重,但這一行折損率極高,太多血淋淋的例子,從聖母峰基地營附近,成百上千的雪巴墓冢就可以感受到雪巴人堅毅勇敢的精神。但高風險自然有高報酬,一個攀登雪巴協助客戶登頂聖母峰的報酬,大約是加德滿都一個大學畢業上班族一年收入的三倍。也正因這種名利的誘因實在太大,許多雪巴的夢想就是成為偉大的攀登雪巴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