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的使用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第二部分:現地用圖 第三部分:圖上規劃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我國地形圖體系構成如下 大比例尺地形圖 比例尺為1:1萬,1:2.5萬,1:5萬或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圖 中比例尺地形圖 比例尺為1:10萬,1:25萬的地形圖 小比例尺地形圖 比例尺為1:50萬,1:100萬的地形圖 比例尺為1:1萬,1:2.5萬的地形圖是實測地圖,只有重要區域才繪製,內容最為詳盡具體; 比例尺為1:5萬的地形圖一般根據航拍照片結合實測數據繪製,也有部分完全實測繪製,事野外使用的最基本圖種,是編製中小比例尺地形圖的基礎; 比例尺為1:10萬的地形圖一般是根據1:5萬地形圖繪製的,極少數為實測繪製; 比例尺更小的地圖都是根據比例尺較大的地形圖編繪,對於野外活動用處不大,比例尺為1:100萬的地形圖是地形圖分幅的基礎。 地圖投影 地球的形狀近似於橢球體,表面為不規則曲面 地面上的點的空間位置以球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表示 高程是點相對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又叫海拔高度 大地水準面是排除了潮汐和風浪的影響後假象的靜止海平面,延伸穿過陸地構成的封閉曲面,由於地球物質分布不均勻,大地水準面也是不規則曲面 我國大地水準面最初按照1950年至1956年青島驗潮站測定的海平面為準,稱為1956年黃海高程系,1987年以後,使用以青島驗潮站1952年至1979年數據重新計算確定的海平面位置,稱為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新基準測得海平面比黃海高程系高29毫米 確定點的位置所用的球面叫參考橢球面,我國使用長半徑為6378245米,短半徑為6356863米的橢球體的表面作為參考橢球面,橢球面上點的投影所在的經度和緯度稱為地理坐標 地圖投影是按照一定要求和方法,把參考橢球面映射於平面之上,球面映射為平面,必然產生變形,變形分為角度變形,長度變形和面積變形 地形圖投影的一般要求是消除角度變形,使經線基本保持直線,使長度變形較小。 常用地圖投影有高斯投影,墨卡托投影和日晷投影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