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岸選擇

  首先看堤岸的地面和空間環境條件,要寬闊無障礙物。其次看釣位是否平坦、牢固。最後看岸狀,這是選好堤岸以至選好整個釣點的關鍵。如堤岸呈局部凹角,其前方水底一般都坑窪,呈溝壑狀,是魚類喜歡的聚居之所。尤其在大風大浪天氣,凹角處常成為魚類的“避風港”,可作為較好的釣魚竿。這種釣點,尤以夏、秋、冬釣為好。堤岸呈局部凸角(釣者常稱之為“花尖”),其前方水底一般都隆起,不易成為魚類的“公共住宅區”,但是常成為魚類往返頻繁的“交通要道”,在近岸處橫向遊動的魚也要經過這個水。這樣,釣位前方水區便成了魚類往返的必經之地,往往也會成為好釣點。常釣魚的人都以先占“花尖”為快,道理就在於此。這種釣點,以魚類活動頻繁的春、夏、初秋季節為好。

  釣距把握

  釣距遠近應依季節、時辰和其他條件的變化而靈活掌握。一是春近秋遠夏釣中。二是早晚釣邊午釣遠。魚類不僅年徊遊,而且還日徊遊。所謂“一日三遷,早晚溜邊”,就是反映了魚類的日徊遊現象。夜間魚更愛到近岸處活動,近釣好。三是風天近釣。風天,尤其在大風大浪天氣裏岸邊草木搖擺激烈,大量昆蟲落人水面。落水昆蟲或立即下沈,或被風吹到下風處,吸引魚類到近岸搶食。同時,風天近岸水體較涼爽,魚類無須潛深避暑,風天近釣效果良好。另外風天下風的岸邊浪大,溶氧自然比中間深水處好。

  投鉤點選擇

  在同一釣位上,常有許多同距不同向的投魚鉤點。選擇方法是一看有無可依傍的水草、木樁、石壁等。二看有無魚類愛聚集的局部坑窪處。三看水底有無掛礙物。春釣卿魚重釣草,可選傍草處投鉤。夏、秋釣一般以鯉、鉚、草、編、紡等鯉科魚為主,應釣浪、釣亂、釣坑,可選低窪、有浪或傍木靠石的釣點投鉤。選擇投鉤點,應兼顧水底地形地物,有掛礙的投鉤點,容易掛鉤跑魚。總之,釣點選擇也要註重綜合分析和判別,在一個釣點上打窩後兩小時內不上魚,應及時轉移陣地,切不可死守。因此進人釣點後不要輕易擺開“大攤”,以免影響隨時更換釣位。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