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池塘釣場,釣魚的計價辦法大致可分為按竿論價和按重量論價兩類。按重量論價的釣場,每千克魚的釣價比買同類的活魚貴,池主希望釣客多釣魚,因而常將餵魚的飼料賣給釣者做魚餌,到這類釣場釣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買餵魚的飼料化散後製作魚餌和誘餌,因為池塘裏的魚吃慣了固定餌料,所以不論鯽魚、鯉魚、草魚、羅非魚都上鉤,有的釣者喜歡用自製的餌料釣魚,若到養殖池塘釣魚,發現餌不對路魚不咬鉤時,摻上一點池主餵魚的餌料,就“攻無不克”了。
最難捉摸的是按竿論價的釣場。池主怕釣者多釣魚,千方百計地用令人難以捉摸的添加物摻在餵魚的餌料裏,使魚養成嗜食某種餌味的偏食習慣。釣者若不知曉池主用哪種特殊的飼料配方,晚上收竿必然空手而歸。
例如:曾有釣者到北京某漁場釣鯉魚,池中大、小鯉魚混養,小者不足250克,大者2.5千克有余。釣價為50元一竿釣一天。許多人下鉤後,上鉤的都是清一色的小鯉魚,釣一天最多也不過六七尾、1.5千克左右。與付出的釣魚費相差懸殊。為什麽大鯉魚不上鉤呢?後來釣者獲知,在幼魚期,池主在餵魚飼料中加人多種維生素粉,養成魚偏食的習慣,放人有償垂釣的池塘裏賣票供釣,大鯉魚非此味不咬鉤。釣者探知此奧秘後,悄悄在魚餌裏添加少量多種維生素粉,果然大魚頻頻上鉤。
又如:曾有釣者到北京郊區某漁場參加釣魚比賽。言定比賽時間8小時,按20元一竿交費,釣魚量不限。參賽者30余人,釣了三四個小時,未獲一條魚。後探知池主在餵魚的發酵雞飼料中加人鶴鶉糞,遂弄來少許鶴鶉糞拌人魚餌,結果大獲豐收。
南方某些地方也有類似情況。例如:江蘇南京某些供釣的漁場,多用當地產的菜籽餅餵魚。菜籽餅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池魚吃慣了這種餌味,非此味不咬鉤。在魚餌中摻人適量的菜籽餅粉,必然釣到大鯽魚、鯉魚、草魚。又如:江蘇無錫市馬山鄉是旅遊垂釣盛地,外地去旅遊垂釣的人甚多。一次筆者到馬山太湖濱某漁場垂釣,各種面食、糟食用遍了,大魚、小魚都不上鉤。後見當地釣者用螺螄肉和小活蝦作餌,鯽魚、鯿魚頻頻上鉤,連大鯉魚、大草魚乃至大青魚也上鉤。後探知,與太湖水相通的池塘裏螺螄和小活蝦甚多,有的漁場就投餵螺螄、小蝦作魚飼料,太湖周圍的魚兒吃慣了這些活食,用什麽粉餌、糟食它們都不領情,只有用螺螄、小蝦釣才有收獲。後來筆者改用螺螄肉和活蝦垂釣,果然大獲豐收。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