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雲霧繞,琵琶遮半,嬌面朦朧。雪融成溪水,清澈淙淙。峭峻陡崖瀑布,落千丈,奔湧洶洶。凝遐想,迷蒙沈醉,似百態嫣紅。一簇簇魚兒遊蕩在水中,與倒映在水裏的綠茵交相輝映。釣上幾條新鮮的魚,經店家烹飪一下,擡上桌,小酌幾杯,實乃人生一大快事。映入眼簾的仿佛不是魚塘,而是一幅世外桃源的畫卷。這便是聞名遐邇的龍泉魚莊——玉龍縣龍泉水產養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長江第一彎石鼓生態魚 圖

  玉龍縣龍泉水產養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位於萬裏長江第一彎的石鼓鎮大新村委會西碧村小組。它的水源來自玉龍雪山,水量充足,水質優良,透明度4—5米,周年水溫在10—14℃之間。其pH值為7.8,溶解氧為8.5,目視無雜質,全年無冰封期。獨特、優異的地理位置為水產養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養殖用水水質水體無色無味,完全符合無公害養殖標準。

  該公司是麗江市境內唯一一家金沙江土著魚類人工馴養繁育、養殖系列產品為主營方向的民營股份製企業,在養殖魚類方面頗有成就。2006年成功孵化出金沙江鱸鯉,該項目於次年榮獲縣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同年,通過近6年的多次實驗、摸索、研究,金沙江長須裂腹魚人工馴養繁育獲得成功;2008年起開始進行家常魚的無公害養殖試驗;2012年與麗江市科學技術局簽訂市級科技計劃“提高金沙江土著魚類人工孵化成活率綜合因素探究”,進一步完成對金沙江長須裂腹魚人工孵化的後續試驗,掌握了提高人工孵化率的方法;2013年1月28日,在國內首次成功實現長須裂腹魚的人工馴養繁殖,其技術水平達到省內先進;同年申請了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專利申請已受理;同年通過了國家一級科技查新單位。

  目前,該公司飼養了10多種金沙江經濟魚類,數量約20萬尾,達4500公斤(親本魚150公斤),已成為金沙江土著魚類種質資源庫。其中,以裂腹魚類居多,這是來之不易的資源優勢,因為大多數在江裏都已難以捕撈到了,屬於瀕危物種。

  據該公司創始人楊永智介紹,兒時的他,每每往橋上走時,都會情不自禁地往橋下看,一群群江魚在橋下追逐而過,極其壯觀。那時他就懷揣著一個創業夢想。待到退休後,回到家鄉看準了這塊風水寶地,想好好地開發一下這股清泉,便開始從事水產養殖。憑多年養殖商品魚的經驗,楊永智說:“商品魚最關鍵的時期是在出欄時,讓魚在10℃以下的水裏養40天左右,這樣的魚味道好、口感佳,而石鼓鎮的流水正好滿足這個條件。”

  經過多年的艱苦探索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楊永智的水產養殖公司辦得有聲有色。公司從科研入手,在人工馴化、人工孵化魚苗研究開發、市場銷售等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基礎工作,使金沙江土著魚產業形成了良好的開發格局。

  如今,玉龍縣龍泉水產養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不僅僅成為了金沙江魚類資源庫,更成為了一個養殖生態魚的場所。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