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釣法引起了廣大釣魚愛好者的興趣,釣界高手們普遍認為:認真學習臺灣釣法,對提高釣魚技術水平是有利的。早在1989年5月,北京和杭州兩地就連續舉辦了兩場“海峽兩岸釣鯽魚比賽”,結果,臺灣釣魚高手憑著先進的釣具裝備和精湛的釣鯽技術,囊括了團體和個人全部名次,在南北方釣界引起了轟動。通過這次釣魚比賽,北京、杭州參賽的釣手總結了臺灣釣法的優點:釣具先進配套,餌料針對性強,技術操作規範,漂墜配比適當。認為具有上述優點的臺灣釣鯽新技術,當屬世界高水平的科學釣法。此後,臺灣釣手又先後和北京、杭州 、上海、廣州、廣西等十幾個省、區、市的釣魚高手頻頻舉行釣魚比賽,互相觀摩交流經驗在比賽期間,臺灣釣手還和各地釣手舉行座談會,傳授臺灣釣法技術,既交流了經驗又增進了友誼,使臺灣釣鯽魚的科學釣魚法迅速在各地傳播。
1991年5月,廣州舉行了“東峻杯”全國釣鯽魚邀請賽。這次比賽,是一次規模大、水平高的全國性釣鯽魚大賽。參賽的選手均為來自全國28個省會市和臺中市的釣魚高手,比賽結果,臺灣釣手名列前茅。臺北市釣魚協會秘書長肖春平先生,在這次全國釣鯽魚大賽中,創6小時釣上鯽魚399尾,平均54秒鐘釣1尾魚的新記錄,這個成績,在目前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在這次大賽中,各省、市、自治區釣鯽魚選手的技術水平也有顯著提高,團體賽4個賽區,個人前6名共30個名次,臺灣隊選手22名,占73%,廣州隊選手6名,占20%,其他省、市隊,與首次“海峽兩岸釣鯽魚比賽”相比,各省、市選手釣鯽魚的技術水平已前進了一大步。
1992年金秋,第二屆“海峽兩岸‘體旅杯’釣魚聯誼賽”先後在北京龍潭湖公園(釣鯽魚賽)和姜莊釣魚公園(釣鯉魚賽)舉行。龍潭湖公園一場6小時釣鯽魚比賽,臺灣選手遊達富以88尾名列臺灣選手第一名,北京選手李曉民以71尾名列北京選手第一名。姜莊釣魚公園一場5小時釣鯉魚比賽,臺灣選手莊榮興以202尾列臺灣選手第一各,北京選手朱允斌以125尾名列北京選手第一名。在這兩場比賽中,北京選手絕大多數人都使用臺灣釣法,並能熟練地掌握臺灣釣法技術要領。
隨著“臺釣熱”的興起,目前在南北方釣界掀起了學習臺灣釣法的熱潮。
臺灣釣法和傳統釣法究竟誰優誰劣?直到今天,還沒有人作過認真研究,拿出有說服力的論據還論證。不過,任何一種新的科學技術,都是在繼承前人的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釣魚文化也不例外。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繼承發揚,推陳出新。釣魚技術也是如此。例如,有許多釣魚老手,從小就學會傳統釣法,直到須發斑白,釣了幾十年魚,還常因釣法不當而斷線跑魚,深感“學無止境”。我國傳統釣法,經過不知多少年代的日積月累,經驗才逐漸豐富起來。有它獨特的優點和長處。如果把全國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釣法收集起來,恐怕能寫出一部洋洋百萬言的釣魚百科全書,此話絕非言過其實。臺灣釣法也是一個地區的釣魚高手,在經過多年釣魚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它和傳統釣法一樣,都是民族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貴在繼承發揚,推陳出新。
不論任何地區,任何獨特釣法,嫻熟操作此法的釣魚高手,都有幾年、幾十年實際應用的經驗,在多年反復實踐中操作熟練,得心應手;許多釣魚高手,不論操作哪一種釣法,各自都有一套看家本領和絕招。臺灣釣法也是如此 。傳統釣法中,北京的長釣魚竿短魚線定點釣,齊竿線定點釣,上海的引鉤釣,無錫的蜈蚣漂朝天 鉤釣,廣東、廣西的空鉤蘸粉釣等釣法都各有優點如果把各地的各種釣法的長處,經過研究和探索,取長補短,去粗取精,就能夠創造出一種嶄新的釣魚技術這就叫“推陳出新”。
所以,我們既提倡學習臺灣釣法新技術,又重視不斷總結和提高各地傳統釣法的技巧和方法,才能不斷提高我國的釣魚技術水平。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