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魚,學名鱉,又俗稱甲魚、腳魚、元魚、老鱉、金錢龜、金頭龜、王八等。團魚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爬行動物,多屬野性。團魚有“五味食品”的美稱,具有雞、鹿、牛、羊、豬五種肉的味道,特別是裙邊和腳爪,更是人人皆知的上等佳肴。團魚分布很廣,江、河、溪、池、塘、水庫,甚至冬水田裏都有它的蹤跡。進行溪流釣,團魚是垂釣愛好者釣取的對象之一。

  (1)釣 具

  根據團魚的生活習性,釣魚愛好者很少用手竿、海竿專釣團魚的,只有在釣其他魚類時偶爾釣到團魚。因此,釣團魚的釣具很獨特,必須專門自製。

  ①針釣 釣具的製作方法:材料有縫衣針、魚線、竹塊。用3厘米長的縫衣針20~30顆,將有針鼻的一端在砂輪上磨尖,沒有砂輪的也可用鉗子將針鼻夾去後再磨尖。將20~30塊長20厘米、寬2厘米的竹塊削光滑,一端削成“V”形,便於插入泥土中,另一端拴上粗0.25~0.30毫米、長2米左右的魚線,魚線的另一端牢牢地拴在縫衣針的正中。新針表面光滑,往往難以拴牢,可在針中間磨一道凹槽,也可事先將針放置在潮濕處使其略生銹後使用。針拴好後用力拉線,以線不移動即可。魚線也要20~30根。這樣,依次將20~30副針的釣具製作好。魚線上不用浮頭、墜石。

  ②串鉤 串鉤的製作方法:材料有魚線、魚鉤、竹塊、別針連接具、爛鎖。用一根粗0.5~0.55毫米、長80~100米的尼龍絲線作主線,每隔幾米拴上一只別針連接具,一根主線上可拴15~20只別針連接具,用一根直徑0.25~0.30毫米、長1米左右的支線,一端拴上連接環,使用時套入主線的別針連接具內;另一端拴上魚鉤。魚鉤選用綠波廠生產的龜形818~819號鉤或丸形918、919號鉤,或丸袖形718、719號鉤為好;日本產的伊斯尼鉤5、6號為佳。可做15~20副支線。用一塊1.5米長的竹塊兩端削成“Y”形,便於纏線,竹塊的一側鉆一小孔,主線的一端通過小孔在竹塊上打結拴牢,便於放在岸邊固定;另一端拴一把大爛鎖甩於水中,使魚線不移位。

  ③竹筒 竹筒的製作方法:用一節竹筒,魚線一端拴在竹筒上,另一端拴上魚鉤。魚線的長度根據水域的深淺而定,一般2~3米即可,以餌鉤能沈入水底為準。

  (2)釣 餌

  團魚以食動物性餌料為主,喜歡吃的釣餌有豬肝、狗肝、魚丁、蚯蚓、蠶蛹、貝類、螺螄、豆蟲、豬肉條等,但以新鮮的生豬肝、臭狗肝、鮮魚丁為佳。

  ①豬肝 團魚對新鮮生豬肝的血腥氣味特別敏感,能在10米的距離內就嗅到它。其作法是:將新鮮豬肝切成條狀,大小以包住縫衣針為準,不宜過大或過小。裝針時,將針從豬肝條的中部插入,向一端推,使針尖從豬肝條的一端露頭,另一端沒入豬肝條中。再將魚線輕輕地往回拉,這樣整根釣針即可包入豬肝條中。如果使用串鉤,將新鮮豬肝切成小指拇大小穿在魚鉤上,不露出鉤尖。裝好後的豬肝,最好放在陽光下暴曬一段時間,使豬肝外表結成一層硬殼,這樣入水後不易泡化,也不容易被小魚、小蝦啃爛或吃掉。

  ②狗肝 團魚也特別喜歡吃狗肝。作法與豬肝相同,但應將新鮮狗肝在室內放3天左右(夏天1~2天即可),待發出臭味後效果更佳。

  ③魚丁 將活的餐鰷、小鯽魚用刀切成2~2.5厘米一段,將魚鉤嵌入魚丁內,不露出鉤尖。

  (3)釣 點

  團魚稀少,應事先對水域作詳細的調查研究,否則是釣不到團魚的。釣團魚地點的選擇:一是小溪、小河的河灣處。這裏風浪小,食物多,流水緩,是團魚棲身之地。只要發現岸邊有團魚爬過的痕跡,岸上有團魚卵或卵殼,水體中有小動物的屍體,往往就有團魚。二是小溪、小河沙質淤泥的地方,是團魚棲息的場所。三是溪河邊坡度小的背風向陽處,團魚喜歡在這裏棲息、覓食。四是在岸邊觀察團魚的魚星,有團魚魚星的地方便可下釣。五是看見有團魚曬背的地方。在夏、秋二季氣候炎熱時,經常可以看見團魚在水面上曬背,一見人影,便潛入水底。但它不會遠爬,就在它曬背的地方下釣,往往就能釣到團魚。六是在安靜的環境,有團魚出沒的水域,離岸5~6米遠處。因團魚膽小,白天常在這裏覓食。

  (4)釣 法

  釣團魚的時間以夜釣為主,有時白天也能釣得團魚,但收效甚微。因為團魚膽小,白天不敢到岸邊遊動、覓食,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大膽到岸邊來覓食,並且特別貪吃。因此,釣團魚一般都在晚上進行。

  ①針釣法 將準備好的針釣釣具裝上釣餌,然後放線,把餌鉤投放到離岸1~2米遠的水底,然後將竹塊的一端插入岸上的泥土中。每次可放20~30副釣鉤。這種釣法,主要是前一天傍晚投放餌鉤,次日淩晨收線取團魚,釣者晚上不必守在那裏,大可放心回家睡覺。這種方法亦可白天進行。但餌鉤投放之後,釣者要離開釣點,走動宜輕,說話宜小聲,因一有動靜,團魚就會躲在水底不動也不食。可每隔半小時查看一遍,如發現魚線被拉直,便有團魚上了鉤。使用針釣法,釣者不必擔心夜釣團魚上了鉤會跑掉。因團魚吞食時,會連縫衣針一塊吃下去,它一縮頭,縫衣針自然就會橫過來卡住它的喉嚨,它越掙紮,縫衣針卡得越緊,一般很難脫逃。但取魚時一定要用抄網撈取,因釣鉤處的魚線經過團魚一夜的磨損,如用手提線,則易線斷魚逃。

  ②串鉤釣法 先把主線放完拉直擱在岸邊,再把每根支線的連接環扣入主線上每個別針連接具內。將準備好的串鉤釣具每根支線的魚鉤上裝上釣餌,纏在竹片上,然後將主線拴有爛鎖的一端甩入水底,依次把每根支線釣鉤放到離岸1米左右的水底,最後把竹塊放到岸上,用石頭壓住。這種釣法,也是頭天傍晚下鉤,次日淩晨收線取團魚。與此釣法相同的還有一種

  方法:用一棕繩為主線,用5~6根支線拴在主線上,主線的兩端拴在兩根竹竿上。下鉤時,釣者下水去,在離岸5米左右的地方,把餌鉤放在水底,把主線拉直,將兩根竹竿插入水底的泥中。這種方法,也是前一天放鉤,次日取魚。

  ③竹筒釣法 將準備好的竹筒釣釣具穿上釣餌,用小船將竹筒釣鉤逐個放於溪、河水底,然後在岸上觀察,見竹筒走動,便是團魚上鉤,即上前撈取。

  ④手竿釣法 手竿釣法主要是釣者在垂釣其他魚類時,發現有團魚的魚星,馬上換上釣團魚的釣餌下鉤,有時能釣到團魚。釣到團魚後,如何摘取團魚?這是初學者感到棘手的問題。其辦法有五種:一是團魚拉上岸後,用腳踩住團魚的背部,右手拉住魚線,左手向外拉它的脖子,若是拉不出針、鉤,可以用一根樹枝逗它咬住,然後向外拽線。若還不行,用左手拇指和中指捏住團魚後爪的兩個軟窩處,它的脖子就會自行伸出來,此時應快速用左手將其脖子卡住,不讓它縮回,再用另一只手取針、鉤。二是用腳踩住團魚,在它的肉質軟邊上紮一個小洞,用鐵絲或粗魚線穿好,將它頭朝下懸掛在樹杈上,等團魚脖子伸出來後,將針、鉤取出。三是提著魚線將團魚拎起,縫衣針即可在團魚的頸部明顯露出,這時,一只手卡住團魚頭,一只手用力推縫衣針,使針尖從團魚脖子中穿出,然後用夾子夾住針尖拔出。四是魚鉤的位置較深,可用退鉤器摘取。五是剪斷魚線。若前述四種辦法都不行,只有將魚線剪斷,但要做好記號,回家烹煮前,務必取出針、鉤。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