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兩會民意直通車”反映,長江揚州段和揚州不少河道都有人進行電捕魚,希望今年兩會關註這一亂象,加大對電捕魚者的懲罰力度,還大自然正常的生態循環。

揚州將加大力度製止電捕魚 圖

  市民反映

  大小河道常見電捕魚

  “江豚都被電死了,城市河道中,還有哪些水生物經得起電擊?”市民趙先生向本報“兩會民意直通車”反映,長江揚州段和城區的大小河道都能看到電捕魚現象,若再不製止,很多魚會像江豚一樣消失。

  前不久,長江安慶段再現一頭死亡江豚。專家初步判斷,疑為非法電捕撈時被電死。“保障河、大運河等城區大大小小的河道,都能看到電魚人;一些鄉鎮農村的魚塘內這種現象更是嚴重。”趙先生氣憤地說,這些電捕魚的人,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時分出來,撈上來的魚隨後流入市場。“之前發現電捕魚的現象,我們都報了警,但作用甚微。”

  後患無窮

  破壞生態,危險性高

  趙先生表示,電捕魚對河道內的水生物都造成了影響。一般小魚被電後當場死亡,被電暈的大魚則成了捕魚者的獵物;長此以往,河道內的魚類可能“絕後”。電捕還對河道內螺螄、河蚌等生物,造成毀滅性破壞。

  昨日,記者隨後探訪了城區部分河道,發現仍然存在電捕魚的現象。在沿山河附近河道,有不少人反映,有電捕魚的現象。

  “長江上一直就有,比較隱蔽,查處也難。”昨日,記者聯系瓜洲一漁民,對方表示,很多漁民會偷偷在長江電捕魚,這樣效果要快許多。

  電捕魚不但傷害河道生態平衡,還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一旦出事,就會對當事人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但由於電捕魚的低成本、高收入,捕魚人往往視若無睹。

  部門回應

  漁政將聯手公安執法

  市漁政站一徐姓負責人表示,無論在何處水域,電捕都是嚴禁的違法行為。

  “2013年,我們一共查處了118起電捕魚的違法行為;今年我們將加大處罰力度,一經發現,絕不放過。”他告訴記者,如果發現持有捕撈證的漁民利用電捕工具捕魚,除了按規定的處罰,還將扣除其柴油補貼。

  不過,該負責人坦陳,之前打擊查處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目前揚州市持有執法證的不足60人,人手十分緊缺。特別在一些農村,巡查更加困難。”據介紹,漁政部門計劃聯手公安部門共同執法,增加巡邏車輛,加大日常巡查工作力量。“如果市民發現有電捕魚的現象,可以撥打漁政部門的電話舉報,我們會立即組織嚴查。”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