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汽車製造廠上班的鐘先生平時生活得波瀾不驚,工作、家庭輪番忙碌,是如你我一般再尋常不過的尋常人。然而在他的業余時間裏,鐘先生把精力全部奉獻給了釣魚“事業”。涉足這個圈子才短短3年,他就無師自通摸索出不少道道。
用衛星地圖、GPS精準定位野塘
聊起釣魚,鐘先生更願意記者稱呼他的網名“綠南同”。
要釣魚,首要問題便是去哪兒釣?“綠南同”告訴記者,他們大多是在鎮江周邊地區轉,最愛找野塘。近處的如金山湖、焦南閘、運糧河、橫山凹東山水庫等,都可以自己騎電動車去。稍遠一些的就到了句容,石山頭水庫、二聖水庫、侖山水庫等,需要開車去。這種中長距離的魚塘都比較偏遠,沒人帶路根本就找不到。“綠南同”想到了用衛星地圖和GPS。
他在手機中下載了百度衛星地圖軟件,地圖中的藍色代表了水體,點擊放大就知道大致方位了,用“紅氣球”標註出來。到了出發那天,打開車載GPS,一路循去,魚塘的地點就大差不離了。通過這種方法,“綠南同”找到很多他從未去過的魚塘,有的還是人跡罕至的野塘。
逢到周末和調休,他與朋友開著車按圖索驥,最遠去過離鎮江市區70公裏外的金壇東進水庫,還有金壇茅東水庫、新浮山水庫等。
“綠南同”手機中不僅存著好幾張標註有魚塘的衛星地圖,還有一份excel文件《鎮江水庫釣場列表》,上面列了70多個釣點。“這份表格是資深釣友分享給我的,我打算一個一個去尋訪。”
自製魚餌堪稱“十全大補丸”
菜子餅、熟製糯米粉、芝麻粉、玉米粉、蛋糕屑、山楂、紅糖、蜂蜜、奶粉、魚腥草、五香、八角、維生素B……還有一些秘製餌料不能一一列舉了。這就是“綠南同”為魚精心準備的餌料。光是將這些一樣樣備齊,就得花不少工夫吧!耐心如他,不僅四處尋來原料,還裝在盒子裏,帶到魚塘邊取塘裏的水現場調製。
光有料不行,還要調製成合適的軟硬程度。這裏面有個行話叫“嘴唇軟”。你想啊,太稀了下水後立即散掉,太硬了泡10分鐘還不化開魚哪能吃得動?只有像嘴唇那樣柔軟的程度,才能保證餌料起到作用。
“綠南同”特別提到他的媽媽在餌料配製上立的“大功”。原來,媽媽為了一家人冬天進補,專門買來小石臼將熟芝麻、核桃、杏仁等搗碎後製成幹粉吃。這啟發了“綠南同”,他也如法炮製,並在餌料中加入原先沒想到的芝麻粉。結果效果非常好,就憑這招,“綠南同”的釣魚產量大大提高。
“其實,釣魚這件事,是考驗體力和耐心的一件苦差事。十有五六都是空手而歸。要想鬥得過水裏的魚兒,還得費些腦筋。”“綠南同”說,即便這樣,他還是十分享受釣魚的樂趣。戰果最豐的一次,他與朋友小潘在句容老虎洞水庫一次釣了28尾鯽魚,單尾重全部在500克以上。這些野生鯽魚可不像菜場超市裏賣的大路貨,而是脊背發黑、身子金黃的野塘健將。“殺魚時,費了我好大的勁,去了鱗鰓後還在洗菜池裏直蹦直跳。不過魚的味道嘛,那倒是極好的。”“綠南同”的妻子抱怨中透著高興。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