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徐州魚王”之稱的王先生又遇“大豐收”:從昨天上午10點起到下午5時許,他從雲龍湖西湖北岸邊釣出5條“螺螄青”,分別重達50多斤、60多斤、80多斤,還有兩條10多斤重。
最大的魚鱗似乒乓球
昨日下午5點30分,記者來到雲龍湖西湖中心小島,順著長滿青草的石堤一路走過去,在距盡頭還有10余米的地方,5條“螺螄青”排成一溜兒躺在草地上,魚鰓不時地張合著,無力地扇動著鰭,其中3條魚身長超過1米。
記者了解到,釣出這些大魚的正是有著“徐州魚王”美譽的王先生。他站在自己的“戰利品”前,顯得相當淡定。他告訴記者:“今天我釣到的魚,最大個的重達80多斤,身長1.34米。”
記者蹲在最大的那條“螺螄青”旁邊,好奇地摳下一片魚鱗,直徑竟近4厘米長,像乒乓球一般。經測量,魚頭長約13厘米,最寬處約9厘米。
王先生稱重發現,最小的兩條魚10余斤重,另外3條大魚的體重分別為:50多斤、60多斤和80多斤。
曾創165斤釣大魚紀錄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今天來釣魚,是配合國內某知名釣魚欄目做“現場表演”。盡管對自己的釣技很自信,但一天能接連釣出這麼多條大魚,他也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可能是這些魚太配合了吧!”王先生笑稱。
圍觀幾條大魚的還有十余名釣魚愛好者,他們對王先生的“獵物”連連咂舌,滿臉驚奇。
王先生告訴記者:“這還不是我釣過的最大的魚! 2009年11月8日,我在雲龍湖曾釣出一條身長170厘米、重165斤的大魚,到目前為止,這個紀錄全國也無人打破!”王先生說起這些時,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秘訣:專業海竿+秘製餌料
釣大魚有什麼秘訣嗎?帶著好奇心,記者和王先生攀談起來。他微笑著告訴記者:“我用的魚竿是專業海竿,今天就用了兩根海竿,其中一根用的是5號線,魚鉤用的是13號爆炸鉤。”
關於餌料的選用,漁友向王先生現場請教。一位漁友疑惑地問王先生:“我們平時主要是用螺螄肉來做青魚的餌料,您的餌料怎麼和我們的不一樣?”王先生解釋說,“用螺螄肉釣青魚也可以,但是這種餌料經過一兩天後就會變質,對於變質了的螺螄肉,青魚是不會去咬鉤的。”
記者看到王先生所說的“秘製餌料”,是一盆黃色類似麩子的東西,裏面還摻著一些紅色顆粒,湊上去嗅一下,有一種香甜的味道。
大魚吃餌和小魚動靜不同
有了專業的“武器”和秘製餌料還不行,“打窩子”也是項技術活兒!記者順著王先生手指的方向看到:距離石堤40米開外的水面上隱隱豎起一根“魚漂”———那就是他為青魚下的“窩子”,目的就是為了把大魚引來。
接下來,王先生向記者講述了捕獲“螺螄青”的經過:昨天上午10時許,他首先選好“窩子”,將餌料投放過去。11點半,一條60余斤的大魚在吞吃餌料時被魚鉤勾住。
看到大魚上鉤,他不緊不慢地放線、收線,開始 “遛魚”。經過20多分鐘鬥智鬥勇,這條“螺螄青”終於被遛得筋疲力盡。他開始慢慢地收線將大魚拖到岸邊,然後用大抄網將魚網出水面。旗開得勝!這條大魚出水預示了好兆頭,在之後的6個多小時裏,他又接連釣出50多斤、80多斤的“螺螄青”。
“我釣了20多年的魚,上鉤的是大魚還是小魚,光從吃餌的動靜就能看出來。”王先生說,如果是小魚咬鉤,釣線會被猛然扯動,如果是大魚,動靜卻很輕。而且大魚一般每隔10分鐘就會過來吃食。
今天湖邊或再上演“好戲”
到了收竿回家的時候,王先生告訴記者:“除了今天釣上來的這幾條螺螄青外,他還看到湖裏有一條青魚,從它露出水面吃食的樣子,應該不會比今天的最大的魚小,我打算明天將試著把這條大家夥釣上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