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午,記者得到線報:科頭鄉小浪村一魚塘被人投毒,價值達20萬元之巨的魚類全部被毒死。記者馬上趕到現場,只見魚塘裏一片渾濁,塘堤和岸邊有三處擺著大量的死魚,魚類有鱘魚、草魚、鯉魚、鰱魚、車尾魚,大頭鯰等,大的重達二十多斤,白花花的一片擺在岸邊,甚是令人心痛。
據魚塘承包人秦湘林說,他是洋溪白塘人,從2012年起開始承包小浪村這口名叫荷宜塘的水塘,經過兩年的養殖,目前正到了魚類可以出售的時候。沒想到從13日開始,塘內各種魚出現了浮頭換氣的現象,他連忙把那些浮頭的魚全撈上來,一天就撈了2000多斤。
開始以為只是把這些浮頭的魚撈上來就沒事了,沒想到接連兩天連續又有大量魚在浮頭。16日,秦湘林想把魚全部撈出來,換個水域環境,結果用魚網一掃,發現魚都全部死掉沈在了塘底。
現場圍觀的村民告訴記者,這是有人在塘裏下了一種叫“甲氰菊酯乳油”的農藥,說是專門用來藥魚的。而記者在網上查到,甲氰菊酯乳油是一種神經毒劑,這種農藥用來毒魚,魚中毒時間長了後會沈水底。其造成的危害不僅僅針對於魚類,而且會導致水生生物死亡,嚴重汙染水域環境,破壞生態平衡,短期內對周邊大氣、水體、土壤也會造成一定影響。如果吃了這種農藥毒死的魚,量大時也會引起頭痛,頭昏,惡心嘔吐,雙手顫抖,重者抽搐或驚厥、昏迷、休克。
近幾年來,附近鄉鎮年年都有毒魚事件。2012年底就發生五六起,2013年底到2014年初,就已經發生三四起毒魚案件了。就前不久,洋溪鎮白塘村也被人毒死一塘魚。圍觀村民希望公安機關能偵破案件,抓出罪犯,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放藥的不抓到,以後沒人敢餵魚了!”一圍觀的肖姓村民說。
據秦湘林介紹,荷宜塘是科頭鄉小浪、湖下、木龍三個村共管。他承包後,經過兩年的養殖,有各種魚類至少七八千多斤,最貴的大頭鯰和車尾魚是20元一斤,最便宜鰱魚,也要五--七元一斤。由於全部死亡,又不能出售,損失達二十余萬元。“希望政府能抓到毒魚人,主持公道,賠償我的損失。” 老秦無不沮喪地說。
魚類食品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安全。每年年底頻繁發生的毒魚事件,既對食品安全危害巨大,又對漁業養殖造成打擊,影響新化經濟秩序的良好發展。希望有關職能部門能維護社會秩序,懲惡除害,以杜絕破壞漁業資源的事件發生。
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偵破中。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