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至今,江蘇地區鯽魚價格節節下跌,至目前塘頭價1斤以上規格的6元/斤,約7兩規格的4.4元/斤。據悉,1斤以上規格成品魚的成本價大約6元/斤,成本控製得好的大約5.5元/斤。按目前價格賣魚,養殖戶已無利可圖。
2013年11月份之前價格可觀
目前,長江流域養殖的鯽魚主要是“中科3號”異育銀鯽,以湖北、江蘇地區養殖最多,這個新品鯽魚具有生長速度快,出肉率高,抗病抗逆性強,發病率低,畝產量高的特點,養殖效益可觀,受到了養殖戶的熱捧。以江蘇鹽城地區為例,據了解,去年9月份鹽城8.8兩規格的鯽魚塘頭價為8.2元/斤;10月份1斤左右規格的鯽魚塘頭價下降至7.3-7.5元/斤,但相比去年7元/斤的價格仍然高出許多,與成本價6元/斤相比,利潤超過了1.3-2.2元/斤。
2013年12月後價格不漲反跌
至2013年12月份鹽城地區1斤以上鯽魚塘頭價已跌至6.5元/斤,進入2014年後價格不升反降,臨近春節時再跌,目前1斤以上規格的6元/斤,約7兩規格的4.4元/斤,與成本價基本持平。
旺季價漲,淡季價跌的原因分析
鯽魚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翌年1月期間投苗,經過大半年養殖後達商品魚上市規格,而每年的9-10月份正是出塘及上市高峰期。由於出塘季商品魚大量集中上市,價格在全年裏相對較低,在冬季至春節前後是魚類養殖青黃不接期,即是養殖淡季,魚價相對走高。多年經驗使養殖戶得出了這種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行情走勢,所以去年的出塘旺季養殖戶不肯大量出魚,而把魚壓在塘裏,導致旺季期間鯽魚出塘量不多,魚價持續堅挺的情況。另外由於是受禽流感影響,去年消費者購買禽類產品減少增加購買水產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了魚價的上升。兩者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養殖戶更加惜售侍價。據知情者透露,如在往年,年前全部清塘的養殖戶比例已有3成,但今年約只有1成養殖戶清塘。而惜售壓魚的情況在鹽城射陽地區尤這嚴重,全塘壓貨人數不少。
未來價格走向
鯽魚是一個可耐低溫品種,養殖戶倒不怕寒冷天氣會冷死魚,但令養殖戶煩惱的是來年春天性成熟的鯽魚會產卵繁殖,所以養殖戶一般會考慮鯽魚在產卵前將其全部賣掉。然而由於存塘量太多,短期內將集中上市或出現滯銷現象,預計未來魚價反彈空間不大。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