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太平洋西北地區年幼的大馬哈魚能順著溪流遊數百甚至數千米,在海洋中繁衍生長。雖然它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嗅覺回家產卵,但大鱗大麻哈魚有一種類似gps定位功能的天生方向感。科學家現在猜測,盡管沒有習得這種本領,但大鱗大麻哈魚天生會使用地球磁場找到自己在海洋中的棲息地。
為研究大馬哈魚的導航能力,研究人員將剛孵化不久的幼年大馬哈魚放在一個桶內,然後將它們暴露在人工模擬的磁場環境中。研究發現,當模擬磁場的角度和強度位於大馬哈魚通常生活環境的最南部時,幼年大馬哈魚將向北或東北方向遊;當模擬磁場的角度和強度位於大馬哈魚通常生活環境的最北部時,它們將朝南或西南方向遊。通過確定這兩個極端方向,大馬哈魚能找到其祖先所在的覓食場所,該團隊將這一發現報告在2月6日的《當代生物學》上。
由於海龜也會利用類似的地球磁場定位,研究人員推測很多遷徙類海洋動物,諸如鰻魚、鯊魚、海豹,也可能擁有類似的導航本領。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