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組織「野生生物危機」報告指稱浙江蒲岐鎮屠鯊場濫殺 圖
據《南方都市報》2月17日報道,近日環保機構“野生動物危機”(Wildlife Risk)披露:在浙江省樂清市蒲岐鎮,目前存在國內規模最大的鯊魚屠宰場,年屠鯊量約超過600條。而這些鯊魚中包括受國際公約保護的物種。
野生動物危機創辦人Alex Hofford和Paul Hilton在其撰寫的專項調查報告中稱,從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這家機構對浙江蒲岐鎮的鯊魚加工產業進行了持續性調查。“在過去三年,我們共到過蒲岐3次,每次目睹到的(鯊魚)宰殺規模都讓我們目瞪口呆。”Alex Hofford稱,通過調查他們發現:蒲岐鎮一間名為“中國溫州樂清市海洋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加工廠,每年至少屠殺600多條鯊魚。鯊魚魚鰭、皮、胃、肝臟等,均被工廠加工成各種製品,最終售往廣東及海外市場。
同時,調查人員每次前往蒲圻加工廠調查時,都會抽取魚油樣本進行DNA測試,以確認該產品是否產自瀕危物種。經美國佛羅裏達州蓋伊哈維研究所和另一家海外科研機構鑒定,確定蒲岐加工廠內所屠宰鯊魚有受國際公約CITES附錄‖保護的姥鯊和大白鯊。“為何這些屬於深海,從未對人類構成任何傷害的生物,會遭到這樣工業式大規模屠殺,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野生動物危機因此呼籲終止相關貿易,“否則這些物種將被迫走上滅絕之路”。該機構認為,未來以休閑潛水為主的鯊魚旅遊業,將是比屠宰加工業更有發展潛力的替代產業。
對此,樂清市海洋與漁業部門回應稱,蒲岐鯊魚加工產業是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許可的,主要是針對國內鯊魚進行深加工,並不直接屠鯊,所收購鯊魚也多來自山東、福建等沿海港口,以及東南亞、歐美地區,近些年該地鯊魚加工業已日趨衰落。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