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秋冬季,旅順口海裏的烏魚挺多,姑父領著從來沒有海上釣魚經歷的我兩次駕船到旅順口裏去釣烏魚,那真可謂是妙趣橫生,刻骨銘心。
船是向生產隊借的,就是搖櫓的那種,雖然破舊但仍能使用。把船劃過太陽橋就到了旅順口裏。把電石燈固定在船幫上,那燈光顯得非常耀眼,水下很深的地方都能照亮。用漆包線把針魚(大連人叫“棒魚”)纏上幾圈後當做釣餌,再把它順著船舷放到水中輕輕地擺動,烏魚見到釣餌後便會緊隨不放,然後猛然一口咬住。這時,需要慢慢地收魚線,就在露出水面的一瞬間,要用抄網快速地兜住它,此時的烏魚發現上當想逃跑已為時晚矣。當把烏魚放到船艙時,它還會發出“刺刺”的響聲,然後便要放出黑色的汁液來。有時,會有幾只烏魚同時咬住釣餌,有時還會撈到尾隨魚群之後的螃蟹。
我們在船上釣魚,可以不時地聽到動物園方向傳來的老虎和獅子的陣陣吼聲。往岸上望去,只見白玉山、城區和大海已經融為一體,在夜色中就能看到星星點點的燈光和閃閃爍爍的星光,一切都顯得是那樣的恬靜。到了夜裏,餓意便會襲來,我們只能用已經涼透了的地瓜和鹹菜就著大蒜充饑。這時,姑父歉疚地對我說:“要是有點兒餅子,再能喝上幾口酒該有多好呀!”這也是我們在那個時刻最大的奢望。當天空發出魚肚白的時候,我們帶來的電石和釣餌都已經用完,萬般無奈只好返航,但當看到水桶裏已經裝滿了烏魚時,便忘卻了寒冷、饑餓與疲勞。回到家時,我仍覺得整個屋子都在晃動,還和在船上的感覺一樣,沒等吃完早飯我已經暈得挺不住了,倒在炕上就睡著了。
第二次出海可沒有第一次出海那麼順利,為了捕撈一只挺大的海蜇,忙亂中竟讓姑父家的侄子掉進了冰冷的海水裏,因為耽誤了時間,只釣到不多的烏魚。可這兩次釣烏魚的經歷成了我永久的美好記憶。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