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晚,城區一漁民在葛洲壩江段打撈到一條32斤重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記者從漁政部門了解到,宜昌江段上一次捕撈到30斤以上的野生胭脂魚還是1998年。
  29日傍晚,55歲的漁民王輝富和往常一樣,在葛洲壩下遊水域撒網,希望能捕獲幾條最近非常暢銷的麻花魚。晚上8點多鐘,收網時,他發現漁網比以往要沈重得多。漁網出水,“我以為是條青魚,仔細看竟是一條火燒鯿,學名胭脂魚,我趕緊給漁政處打電話通報情況。”
  經過漁政人員初步檢查,這條胭脂魚除了背鰭有輕微受傷,胸鰭有病變之外,其它部位並無大礙,隨後,這條胭脂魚被送到位於點軍區艾家鎮的中華鱘救護中心接受救治。
  據了解,胭脂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最大個體體重可達60斤,是一種重要經濟魚類,在東南亞享有“亞洲美人魚”的美稱。目前野生狀態個體的數量正逐年趨於下降。王輝富說,現在宜昌江段很難看到野生胭脂魚。根據漁政部門的記錄,上次捕撈到30斤以上的胭脂魚還是在1998年。這條32斤重的胭脂魚生長年限在10年以上。
  宜昌市漁政處長江管理辦公室易賢超介紹,漁政部門將對這條胭脂魚進行救治,然後在救護中心暫養。如果檢查具有科研繁衍價值,將進行繁衍研究。如果不具備繁衍條件,將在它身體康復後送返長江。
  近年來,宜昌人工繁殖胭脂魚技術逐漸成熟,宜昌江段幾乎每年都開展胭脂魚苗增殖放流,今年4月份,在宜昌舉行的春季長江珍稀魚類放流,就放流了1萬尾胭脂魚等珍稀魚苗。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