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九龍坡區彩雲湖,青綠的湖面上,工作人員劃船打撈湖水裏的浮萍。 攝影 李文彬
一艘小船飄在青綠的湖水上,船上的工人正在打撈湖水裏的浮萍,湖水的周邊被綠色的植物覆蓋,偶爾還能看到幾位垂釣者坐在岸邊……昨天,站在彩雲湖一號觀景平臺看到了這樣一幅湖庫全景。
彩雲湖以一套生態補水設施,造就了一個可以休閑、賞景、垂釣的濕地公園。但是,經過6年多的運營,彩雲湖現有生態補水設施已不能滿足汙水處理和生態補水的要求,去年底彩雲湖生態補水升級工程開標,項目計劃6月底全面完成。
此外,彩雲湖還將新建兩個初雨水預處理設施,凈化每次下雨的前幾分鐘所產生的汙染水體。
修建一個能凈水的噴泉
生態補水設施是彩雲湖公園重要組成部分,於2007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日汙水處理量1.7萬噸,收集處理彩雲湖上遊周邊的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後的中水流經人工濕地再次凈化,進入彩雲湖以及梯田人工濕地。
經過幾年的沈澱,現在的彩雲湖底已經沈澱了一些淤泥,這些淤泥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還會產生不良氣體,這一次的工作將用最先進的生物菌來幫助清淤。“整個生態補償設施經過6年多的運行,也到了應該維護的時候,上遊的生活汙水增加,目前的設施已經不能滿足日常需求,要對整個生態補水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同時增加處理初雨水的設施。”九龍坡區環保局副局長謝軍說,這一次的升級改造還會在湖水中修建一個噴泉,這個看似景觀的噴泉,還擁有生態功能,可以起到凈水的功能。
從太湖買來過濾水用的沙
目前汙水處理廠處於施工狀態,在處理廠施工期間,所有的汙水都將通過環湖汙水處理管網,進入雞冠石汙水處理廠。
在施工現場,市環保設計院副院長張圖給大家介紹了一套新設備,這是整個處理工藝中的預處理,它采取物理方法去除影響較大的大塊雜物和部分泥沙,之後水體會流入加入了生物菌的快滲池,也就是生化處理部分,目前人工快滲池已經完成了CRI填料更換。我們看到,快滲池中整齊地布置著圓形的管網,張圖說從預處理系統過來的水體會被均勻噴灑到快滲池,水體下滲後再進入消毒池,最後進入汙泥處理設施,水質達到生態水體的質量後,再流入彩雲湖。
“快滲池裏的沙都是從太湖買來的,那裏的沙最適合作過濾水的材料。”九龍坡區環保局局長鄧烽說。項目計劃於2014年6月全面完成投入使用。
除了這個汙水處理廠,本次升級還將增加2個初雨水預處理系統。
謝軍說,有專家做過研究,初雨水的汙染量和生活汙水的汙染量可以達到1:1的比例,之前的生態補水設施沒有考慮初雨水的問題,這一次被著重提了出來。
“初雨水就是每次下雨前5~7分鐘的雨水,這個時間段的雨水往往雨量較大,容易把管網裏面的泥沙、汙染物沖刷出來。”張圖說,彩雲湖將新建2個初雨水預處理設施,雨水會在這個設施裏停留、沈澱,然後直接流入彩雲湖,進行生態補水。
暫時不會禁止釣魚
有了這一系列的變化,彩雲湖還可以垂釣嗎?謝軍說,下一步會由桃花溪公司對彩雲湖公園進行專業的公園管理,雖然一些湖庫都在禁止釣魚,因為魚類可以吃掉一些水中的微生物,幫助生態環境的保護,但經過一些專家的調研,適度的釣魚不會影響到水體,暫時不會禁止釣魚。但是他也提出,希望垂釣的市民不要隨意亂扔垃圾,造成汙染。
相關鏈接
九龍坡區環保局介紹,目前已完成彩雲湖汙水處理廠升級改造主體工程的90%,計劃於6月底建成投運,2013年,區裏製定了《九龍坡區桃花溪流域後續汙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分3個階段推進桃花溪綜合整治。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