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北安路與文化街交會,一汪被圍擋圈起來的水塘引起了路人註意。11日,一讀者致電本報稱,有人在這個“人造”水塘裏養魚,且時不時可見有人“泛舟”水面,頓時成了市民和媒體的關註焦點。
市中心竟然憑空出現一水塘
長春市民陳先生11日8時許經過北安路時,看到的別樣風景讓他忍不住停下腳步。陳先生說的位置就在北安路上曾經的一處地下停車場,兩年前被拆遷後留下了一個長方形的大坑,而今竟成了波光粼粼的水塘,水面上一名30多歲的男子站在一個自製的簡陋筏子上用漁網不斷地從水中撈出死魚。陳先生湊近觀察,發現水裏有不少魚,水深少說也有兩米,經打聽,年初的時候還有人向水塘裏投放了3000多斤魚苗。
據周圍知情人講,圈圍起來的這塊地原來是地下和地上兩層停車場,地上部分拆了。這個項目本由高力集團開發,打算在這建一個CBD中央商務區,可工程不知何故好長時間沒動工了。怎麼會蓄了這樣一大池子水?陳先生向水面“泛舟”男子打聽,對方直言,一是地下水返上來的;二是雨水積存的;三是人為放的自來水。
另有知情人講,這個地方成為魚塘有一年多了,魚塘裏不僅投放了魚苗,還利用加氧泵保證魚苗存活。看院子的人一邊靠停車收費賺點收入,同時也充分利用起這個窪地弄點“小創收”,魚塘中的魚不但可以賣錢,這裏還提供對外垂釣服務,120元12個小時。而現場看池子的人說,這個池子大概4000平方米。
工作人員稱魚是別人放生的
院子裏除了水塘外的空地成了附近商圈的臨時收費停車場,三四名中年男子照看這大院,見記者拍照忙來阻止,並說當天已經有其他媒體記者過來照相了。
長春市中心,毗鄰重慶金街這樣寸土寸金的位置,既然有規劃進行建設,現在怎麼就成了一個養魚的池塘呢?“這水塘裏怎麼有魚呀?”面對記者的提問,一戴墨鏡的男子稱這是有人放生的魚,並極力否認年初曾經有人向塘裏撒魚苗,還說他們哥幾個來這看工地有一年多了,筏子是用來打撈塘裏垃圾的。至於塘裏怎麼會有這麼多水,對方先是說是地下水,後見記者追問自來水的問題,他將記者帶到院子一個地面濕潤的角落,說這下面有自來水管泄漏,水滲到塘裏了。按照工地人員的說法,這裏跟高力集團有關,可記者多次嘗試聯絡都沒能聯系上。(記者 王海濤/報道 錢文波/攝)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