鱅魚又叫花鰱、胖頭魚、大頭魚、黑鏈,外形似鰱,性溫馴,不愛跳躍,生活在水體中層。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如劍水蚤)等浮遊動物,也吃部分浮遊植物(如矽藻和藍藻類)和人工飼料。鱅魚的生長速度比鰱魚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體中,通常可見到10千克以上的個體,最大者可達50千克。在飼料充足的條件下,1齡魚可重達0.8-1千克。性成熟年齡與草魚相同或稍早,催產季節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

  垂釣鱅魚時,可用豆渣、豆餅或者菜籽餅、麩皮等餌料,還可以再撈一些紅蟲、綠藻,分別裝於兩個塑料袋中。用時取粉料2份,浮遊生物1份,摻少許水,捏成雞蛋大小即可。鱅魚喜愛酸、酸甜和酸臭的發酵食品,可以根據鱅魚的“嗜味”來製作釣餌。釣餌的製法是:用玉米面、豆餅、煮熟的紅棗肉,加少許糖精、適量的臭豆腐,再加以酵母,摻上少許水,拌和後密封發酵,用的時候,將餌料捏成雞蛋大小便行了。鱅魚的垂釣方法一般有兩種。

  浮釣法-釣鱅魚花鰱、胖頭魚、大頭魚、黑鏈的兩大釣法技巧。主要在春、夏、秋三季使用。用圓底闊面的大型鉤、單鉤、雙鉤或組鉤都行,釣線要用直徑0.3-0.5毫米優質尼龍線,不用魚墜,只用浮漂,使釣餌懸浮在水中。使用時將浮遊生物包裹在面餌裏,同時將鉤捏在面團中,讓鉤尖向外,不漏尖。將鉤餌下至50-100厘米深處。鉤到水中後,鉤上的面餌在5-10分鐘會溶化,從而使浮遊生物自然溢出,在釣鉤附近呈霧狀。這時,若發現浮漂被拽動,立刻提竿,繃緊釣線,即可勾住魚嘴。這時,千萬別急著將魚拉上岸。由於鱅魚的個體大,力氣猛,要采取左右搖竿或順勢利導的方法,先耗它的力氣,再遛魚上岸。

  沈釣法-釣鱅魚花鰱、胖頭魚、大頭魚、黑鏈的兩大釣法技巧主要在初春、晚秋和冬季使用。鉤和線魚懸鉤浮鉤相同,魚墜可用固定的或活墜,重量在30克-50克,墜與鉤間隔25-30厘米。將釣鉤全部包埋在糟食團中,當鱅魚張嘴將鉤吸進口中後,浮漂就會下沈在水面浮動。這是,便可以提竿上岸了。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