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長寧區的市民向我們新聞熱線反映稱,他們家附近野奴涇等小河道原先十分黑臭,最近幾年經過治理,好不容易變成了景觀河,沒想到,河水清了,魚蝦多了,釣魚撒網的人竟也多了起來。
野奴涇河已達三類水標準
野奴涇河沿可樂路流淌,長約一公裏。兩岸,蘆葦依依;河面上,睡蓮漂浮;清澈的河水中,小魚遊弋,生機盎然。
其實多年前,這附近的多條小河,因周邊企業直排,汙染相當嚴重。周邊居民說,零四零五年那兩年水,那是相當臭、黑,很汙染的,河面上亂七八糟的東西也很多。劍河路有一個市政的汙水排放口,整條河道是像墨汁一樣黑,溶解氧為零,魚蝦絕跡的,也沒有什麼水生植物。
2010年起,長寧區開始著手對這些河道進行生態修復。通過不同季節種植不同水生植物,放養魚類、螺類等,提升河道自凈能力。像野奴涇,水質已從原先的劣五類大幅提升。長寧區環境監測站檢查員告訴記者,這條河的溶解氧現在是4.52毫克每升,水看起來已經很清了,達到三類水標準。
景觀河出新問題:亂捕魚者紮堆
然而,新問題也接踵而來,隨著河水日漸變清,魚兒慢慢增多,釣魚者開始出現了。像這樣拿根釣竿,享受垂釣樂趣也就算了,而像這樣忙著下網捕撈就情況不妙了。短短一百來米的蘇州河岸邊就有七八張用竹子製作成的打魚的網,打魚人一上午都會在岸邊打魚,如果運氣好的話,他們一上午可以打到十到二十斤的魚。
捕到魚就便宜賣掉
看到記者拍攝,這些捕魚者有的趕緊離開,有的則躲閃一邊。只留下剛抓起的魚,還在泡沫箱裏撲騰。釣魚者告訴記者,大家覺得一條條釣太麻煩,於是就有了張網捕魚的念頭。河裏鯽魚、黑魚都有的。有人要的話,撈到的魚比菜場裏面便宜點賣掉。
專家表示,如今,上海每年要斥資上千萬元,往市內江河湖泊投放大量魚種。因為,魚能起到河道"清道夫"的作用,減少水中氮、磷含量,減輕水體富營養化。而現在,撒網捕魚的行為,可能破壞正在修復的生態環境。
景觀河亂捕魚的行為算不算違規?有人管嗎?
環保部門和市容環衛部門表示,它們只負責整治環境臟亂差,張網捕魚不在其管理範圍內。河道管理部門稱,它們也沒執法權,這個是屬於漁政執法這塊,不屬於水務部門。 而漁政部門表示,如果不是規模化捕撈,它們執法也有難度。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