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鰱'就是指白鰱和花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鰱魚和鱅魚。鰱鱅魚在30℃左右的高溫裏最活躍,食欲最旺盛,生長也量迅速,於是長期以來,人們都將炎熱的夏季視為垂釣鰱鱅的旺季,很少有人在秋季,特別是在氣溫水溫逐漸走低的仲秋和晚秋去主釣鰱鱅。但是,經過近幾年的反復實踐,我認為,秋季的氣溫水溫雖然不如夏季適合鰱鱅生活和生長,可由於此一時節各種食物都比較豐富,而鰱鱅又需要為過冬積極儲備能量,於是,它們的食欲依然比較旺盛。此時釣鰱鱅,假如能在以下諸多方面多加講究,照樣能獲得不亞於高溫夏季的收獲。
一、選場選點
初秋,由於氣溫水溫和夏季一般無二,釣鰱鱅時,選場選點的規律應一如夏季。
仲秋和晚秋,選擇釣鰱鱅的場點就不像初秋那樣寬泛了。由於此時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不斷下降,製約鰱鱅活動的因素已不是氧氣,而變成了氣溫和水溫,因此,此時釣鰱鱅,釣點一要選在深水區,二要選在向陽岸,三要選在避風灣。假如在某些小水域釣鰱鱅,還可上午釣西岸,下午釣東岸。
二、選時
秋季出釣鰱鱅的時間一定要跟著氣溫水溫走。艷陽高照、風和口麗的晴天,雨前、大風降溫前、霜前等三兩天氣流穩定、溫暖異常的日子,氣溫水溫都比較高,是出釣鰱鱅較理想的時間。一天當中,從上午9時到下午4時的這段時間出釣鰱鱅,要比早晚和夜間效果好。
三、釣具、釣組的搭配
秋釣鰱鱅,多使用手竿懸墜釣法。選擇手竿,耍選擇竿身相對較軟的硬調竿,不應選超硬或極硬竿。竿身較軟的釣竿易和秋季較精細的。為了經濟實惠,打窩時,一般都用傳統的自製酸餌。酸餌都是經過長期或短期發酵的麩皮(70%)和玉米面(30%)的混合物。為了窩料能大部分落底,釣底或底浮時,自製酸餌中要加上適量的面粉。懸釣和浮釣時可以直接用自製酸餌打窩,為了加強引誘效果,還可以在其中加上少量的白粉。
釣魚過程中還要註意補窩。釣底或釣底浮時,補窩的時間間隔要長一些,懸釣或浮釣時要隨釣隨補。
六、適時釣深淺
眾所周知,鰱鱅屬上層魚,它們潛水入深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一般情況下釣鰱鱅,深度都不宜超過5米。秋季也是如此。
隨時間或時段的變化而變化深淺,這是秋釣鰱鱅成功的關鍵。初秋時,由於水溫較高且上下水層基本一致,釣鰱鱅時,釣底、釣懸、釣浮要根據個人認識、習慣和愛好,無論何時,無論深淺都能輕而易舉地釣獲鰱鱅。仲秋和晚秋時節就不同了,此時釣鰱鱅則必須根據鰱鱅泳層的變化而隨時改變深淺,因為此時水體的上下水溫是隨天氣和時段的變化而變化的,鰱鱅的活動空間是嚴格受水溫控製的。天晴溫高、有微弱的南風時上層水溫高下層水溫低,要釣浮或釣懸;陰雨天或刮北風的天氣下層水溫高上層水溫低,要釣底或底浮。上午9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後要釣底或底浮,這之間的時段要釣浮或釣懸。
申明:本站發佈所有文章、圖片資源内容,如無特殊説明或標注,均爲采集或轉發網絡資源。如若本站所發之内容侵犯了原著者或所有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可聯絡本站刪除。